1942年,八路军战士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在山林,仅剩一枚子弹时。面对敌人和叛徒,他陷入两难:是报复叛徒的背叛,还是尽最后一击?就在这紧要关头,这名战士举起枪,对准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目标!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 淄博晚报 2019年4月9日 宁死不屈王凤麟 马鞍山上献忠魂 ) 烽火硝烟,硝烟漫漫。抗日战争年代,是中华儿女同心抗敌、浴血奋战的岁月。那个艰难岁月,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民族的尊严和荣光。其中,王凤麟副团长在马鞍山的壮举,堪称忠魂永驻的写照。 1942年11月,时年28岁的王凤麟率领残障官兵30余人,驻守在山东马鞍山。叛徒唐云三为投靠日军,夸大马鞍山防务,诱使日军出动千余人重兵围攻。面对寡不敌众的困境,王凤麟毫不退缩,豪情满怀地率领手下官兵与敌人决一死战。 开战初期,凭神枪手绝技,王凤麟先后命中日军军官和参谋长。这惊人狙击令敌军阵脚大乱,我军赢得喘息。次日,敌人狂轰滥炸,王凤麟沉着应对,巧用地形优势组织战士掷石反击,给敌人重创。 战事逐渐胶着,弹药耗尽。王凤麟撕下身上布条标记:“石头也宝贵,节约使用,撑到黑夜就胜利!”这振奋人心的话语,坚定了战士们誓与鬼子拼杀到底的信念。 黄昏时分,王凤麟为保护老弱,决定让家属先行撤离。可惜悲剧发生,由于绳索太短,所有家属遇难殒命。这惨剧更坚定了王凤麟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临别战,王凤麟用最后一颗子弹,射杀了狂妄的日军长官,宣告抗争到底。 第二天清晨,敌军占领马鞍山,却只看到王凤麟和所有战士已阵亡,这支精锐大部竟为攻克这座小山,付出惨重伤亡代价。从此,“马鞍山群英会”的英名传遍华夏。 王凤麟和战友们用热血,浇铸了马鞍山那面永不凋谢的忠魂之旗。他们捍卫家园的坚贞,视死如归的英勇,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他们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永远照亮华夏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道路。 岁月流转,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永载史册。我们今天的安居乐业,正因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片土地。先烈们的赤子之心,永远铭记在心。祖国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华儿女勇毅卓绝的精神风采。 让我们勿忘前辈的英勇捐躯,用实际行动谱写新的辉煌。在这片热土上,还孕育着无数英雄儿女的故事,他们用青春年华守护国家尊严,用生命谱写爱国壮歌。从延安到西路军,从台儿庄到平型关,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 正是这份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在艰难岁月中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它如一股穿云破雾的力量,让我们不畏艰险、战胜一切困难。在这种力量的鞭策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终于走出了新中国的发展大道。 今天,我们正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更应牢记先烈们的遗训,发扬他们英勇顽强的民族品格,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对得起先烈们的殷殷期望。让我们勿忘国耻,继承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