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死,毛主席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 “人年纪大了也会死。人如果负担太重,死是很好的解脱办法。” 那时候,他对生死这玩意儿看的很淡,有一种超然于世外的感觉。南昌起义至红军长征这一段时间,他的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精神上更是高度紧张。 那时候,他还经常患病,什么痢疾、腹泻、发烧,加上医药资料的匮乏,大大小小的病能折磨他小三个月。 即便饱受疾病的折磨,他仍旧将生死看的很淡,总是觉得无所谓。 但是,晚年的毛主席其实和我们一样,他也开始感慨生死。他晚年最喜欢《枯树赋》,里面有一句: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赋的最后一句,既悲又伤,毛主席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划过一遍又一遍。这种生死观才算是正确的生死观。人到了一定年纪,自然不会是无畏生死的心态。那种状态应该是自然的,应该是敬畏的,更应该是有点不舍的。应该是充满无限感慨的。 他喜欢的这句话“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真实又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