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考古人员打开沉睡1300多年的“天下第一粮仓”,里面是满满一整窖60

小越侃娱乐 2024-06-25 12:50:13

1971年,考古人员打开沉睡1300多年的“天下第一粮仓”,里面是满满一整窖60多万斤的粮食,当专家将谷粒带回去种植,三天后发生了令大家震惊的一幕……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听说过隋唐时期的"含嘉仓"吗?这可是当时的超级工程,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绝对让现代人也惊叹不已。   1971年,焦枝铁路的修建意外唤醒了这段沉睡的记忆,当地工人的铁锹划开泥土,竟触碰到隋唐时期的惊世之作——占地20万平米、可容纳600万石粮食的巨型粮仓"含嘉仓"。   考古发掘的过程宛如历史的倒带,将人们带回那个辉煌而又充满硝烟的年代,作为当时全国粮食调配的中枢,含嘉仓堪称隋唐王朝的"国之重器"。   这座伟大的建筑,就坐落在洛阳东部的伊河故道上,要说隋炀帝为啥选这儿呢?可不是随随便便拍脑袋就定的。   大业元年,隋炀帝一声号令,数万民夫汇聚伊阙,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土木工程,他们发挥智慧,因地制宜,将粮仓修筑在砂岩、页岩遍布的高地,借助岩石的透气性打造天然的储粮空间。   这里地势高,空气干燥,黄土层透气性又好,简直就是储粮的完美地点,更关键的是,这里靠近大运河,运输粮食那是相当方便。   又在仓壁涂抹油泥,粮堆间铺设箔帘,巧妙运用"席子夹糠法",将粮仓的防潮性能推至极致,人们惊叹,昔日的豪华只是奢靡,而含嘉仓平实无华,却是真正的奇迹。   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含嘉仓的建成,不仅为都城避免了饥荒,这里可是军粮储备的大本营。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挽粮乘骏马,载草赴含嘉",说的就是从这里运军粮、运马草,保证军队需求。   太平盛世,它又成了济世救人的大仓库,灾年荒月,老百姓总能从这里得到吃的,简直是古代的"救命粮仓"。   直到1971年,当地修铁路的工人们挖开土层,没想到竟发现了这处古代遗址,考古队立马来到现场一探究竟,结果大伙都惊呆了。   当专家们打开尘封已久的粮仓,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这里的粮食埋了一千多年,居然完好无损,就靠仓壁的油泥加上草席糠秕,再加上仓内的干燥通风,粮食就能千年不坏。   更神奇的是,考古专家把这些古粮带回去种植,没想到这些"老家伙"都发芽了,生命力如此顽强,让现代人也自愧不如。     而含嘉仓里出土的粮食加工工具,铜镰、石磨、木铲、簸箕等,无一不精美绝伦,古人对农耕的重视,对粮食的珍惜,简直是溢于言表。   然而很多人好奇,既然这么好,为什么中间这段时间却“消失”了?   事实上,隋朝末年战火连天,含嘉仓也没能幸免于难,此后湮没无闻,在地下静静沉睡,谁能想到,千年后铁路修到这里,才让它重见天日,惊艳世人。   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建筑,不仅仅是一处考古遗址,更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缩影,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含嘉仓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古人的智慧和眼光审视当下,引领未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尘封的历史宝藏呈现在世人面前,诉说属于这片土地的动人故事。   新民晚报——2024-04-26——《十日谈|程国政:上千年的谷粒发芽了》[给你小心心]

1 阅读:11748
评论列表
  • 2024-06-25 13:00

    这才是有历史传承的文明

  • 2024-06-27 22:13

    埋在地下还能干燥通风,果然厉害

  • 好好 42
    2024-06-27 20:58

    含嘉仓,电视剧风起洛阳里有这个粮仓,原来是真的[赞]

  • 旗旗 25
    2024-06-27 23:34

    发芽后呢

  • 2024-06-28 08:07

    被哪个国家盗买了?

  • 2024-06-28 22:31

    证明隋唐时我国还没有蛀米虫,没有太多霉菌,现在虫子和细菌都进化的不得了了

  • 2024-07-01 06:52

    600万石等于60万斤?🐷🐷🐷

    用户14xxx99 回复:
    一石等于120斤,600万石就是72000万斤,36000万公斤,折合36万吨
  • 2024-07-01 09:33

    一粒1300年前的植物能卖多少钱?还活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