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人养大象吃?其实大象肉蛋白质含量高,且含肉量丰富,是猪肉的10倍,一直

住顶楼小邹 2024-06-27 14:35:52

为什么没有人养大象吃?其实大象肉蛋白质含量高,且含肉量丰富,是猪肉的10倍,一直是国外某些地区的人喜欢的食物,为什么我们不吃?难道象肉很难吃吗?   真实信源:大象微视—2021-04-16—大象的产肉量很高,是猪肉的10倍,为什么人类不养大象吃?   为什么人类从未将大象列为主要的肉食来源?大象作为地球上体型最庞大的陆地动物,一头成年的非洲草原象,体重最高可达10余吨,相比一头300斤的家猪,足有数十倍之重。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大象作为主要的肉类食品,那产肉量将是何等惊人。仅仅是一头大象,就能为我们提供数千斤乃至数吨的肉!   时光倒流至数千年前的史前时代,人类的祖先们在与大自然展开殊死搏斗时,也曾品尝过大象肉的滋味。当时,人们是如何评价这种食材的?我们可以翻阅古籍寻找答案。   在宋朝编纂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对大象肉的性状有如下记载:"肉发腥浓,气味俱臭。"对这种珍馐自然不会有过高的评价,不过或许是因为新鲜程度的问题,食用时可能已过了最佳期限。   也许这并不能公正地评判大象肉的口感,我们再看一看另一本典籍《开宝本草》的描述:"其肉发咸发酸,不佳。"   这里对大象肉的评价似乎更加贴切和确凿,显然其味道并不怎么令人回味无穷。不得不说,这些古代文献揭示了大象肉品质平平、味同嚼蜡的事实。   或许正是由于口感实在一般,再加之弓弩技术有限,猎取大象充满危险,祖先们遂对其他肉类食材青睐有加,便将大象肉远远抛诸脑后。   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完全否认大象肉的吸引力。在非洲地区,当地居民若是猎获大象,也会将其肉拿来食用。   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不少当地人对大象肉的口感此一语惘:"肉纤维粗大,味道十分怪异,发酸发腥,无法轻易下咽。"   由此可见,大象肉自古就因为风味平平而被忽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始终未能进入人类的日常食谱的主要原因。   光从口感的角度来评判一种食材是否可行,未免也有失偏颇。接下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切入,透视大象肉真正被冷落的深层缘由。   大象因为体型庞大,对于场地和设施的需求也远超其他家畜。如果要大规模集中饲养大象,所需投入的基础建设费用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从大象漫长的生长周期、庞大的食量,到所需场地设施等诸多因素,养殖大象的经济成本都是非同小可,远高于普通的家畜养殖。 大象产肉量虽大,可口感却实在无法与其他肉类媲美,难以给投资者带来相应的回报。这无疑是导致人类始终无法将其作为主要肉食来源的重要原因。   世界之大,可食之物何其多。人类决不应过于贪婪,将觊觎的目光投向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把庞然大物当做畜生般驯服。   大自然并非为我们人类一己之私利而存在,相反我们应以谦卑的姿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彼此尊重。   回望人类漫长的演化历程,早期的祖先为了生存,几乎将所有可食用的生物纳入了食谱。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我们最终掌握了驯养各种家畜的本领,继而减轻了对野生食材的依赖。   大象是一个例外。我们的祖先在尝试食用大象肉后,发现其口感实在无法令人满意。加之高昂的养殖成本、巨大的安全隐患,以及圈养野生动物带来的伦理争议,因此最终放弃了将大象列为主要食材的打算。   这一决定不啻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毕竟相比于大象,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猪羊牛等更适合食用的家畜,足以满足人类的蛋白质需求。没有理由再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伤害那些智慧有情的生命。   可以说,不吃大象肉背后折射出的是人类对于生态保护的渐醒。我们不再是那些只知掠食而不顾及后果的狩猎者,而是越来越重视与万物和谐共生。这不啻为人类文明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未来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能完全摆脱掠食动物的阶段,借助科技智慧开辟出全新的食物来源,真正实现人畜和谐共生。   到那一天,大象作为地球上最伟岸、最富有智慧的生物,终将不再遭受人类的威胁与伤害,恢复其在自然界中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