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太可怜!”上海69岁大爷带着96岁老母亲在酒店住了11年,但酒店宁愿违约

住顶楼小邹 2024-06-28 00:36:05

“人老了太可怜!”上海69岁大爷带着96岁老母亲在酒店住了11年,但酒店宁愿违约,也不愿让他们再接着住下去,其他酒店也联手把他们“拉黑”。   真实信源: 2024-06-20 每日经济新闻——意外、解约、住店频遭拒⋯⋯当两位高龄老人选择酒店养老   在繁华的上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生活节奏飞快,就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有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经历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漂泊”养老路。   这位老人是周阿婆,已经96岁高龄,而陪伴在她身边的,是她的儿子周先生。他们已经在不同的酒店辗转居住长达11年,每月支付高达1万元的租金。   周先生早年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年轻时才华横溢,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可他不甘心投身艺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下海”经商,最终不出所料以失败告终。   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52岁那年,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母亲的退休金艰难度日。   据悉,周先生的母亲早年独自抚养他长大,为了完成母亲“不愿住进凄凉养老院”的心愿,周先生决定带着母亲住进酒店。他认为酒店能够提供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便捷的服务,可以让母亲安享晚年。   从2013年开始,周先生就带着周阿婆开始了这段特殊的酒店养老之路。   周先生与酒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浮出水面。由于周阿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再加上患有老年痴呆症,时常会在酒店内出现一些“状况”。   例如,周先生认为酒店卫生间太小,不方便母亲使用,酒店便拆除了卫生间门;周阿婆有时会在餐厅大吵大闹,影响其他客人用餐,酒店也尽量给予理解和包容。   这一切的“迁就”,在今年5月发生的一件事后,彻底改变了。   今年5月,周阿婆在酒店房间内的洗手间意外摔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院甚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这一事件,让酒店方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出于对经营风险的考量,酒店最终决定宁愿支付违约金,也不愿再继续接待周先生母子。   从法律角度来看,酒店在与周先生签订合同后,有义务按照约定提供住宿服务,并保障顾客的人身安全。如果酒店单方面解除合同,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如果酒店方认为接待年迈顾客存在风险,可以选择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相关条款,或者拒绝与顾客签订合同,但不能在合同履行期间单方面撕毁合同,否则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可同时法律也规定,经营者拥有选择服务对象的权利。在周阿婆意外摔倒后,酒店出于对经营风险的担忧,选择解除合同,也并非完全没有法律依据。   法律只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周先生母子的遭遇,折射出当前社会养老问题面临的困境。   酒店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作为服务行业,酒店是否应该对一位年迈的老人,多一些关怀和包容?是否应该在风险和责任面前,坚守人性和道德的底线?   而对于周先生而言,他选择酒店养老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让她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度晚年。他是否真正考虑过酒店养老的风险和局限性?尽到了一个儿子应尽的赡养义务?   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寻求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所有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周先生和周阿婆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期待着,他们能够找到一个真正适合的“家”,安享晚年。   我们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的幸福晚年。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亟需探索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社会环境。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呢?你们觉得是住酒店更好还是养老院更好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