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说,姜萍就是现代的“南郭先生”。很有意思的类比。不过很遗憾,我们对南郭先

梅鸥译丛 2024-06-28 14:23:53

有人跟我说,姜萍就是现代的“南郭先生”。

很有意思的类比。不过很遗憾,我们对南郭先生可能真的误解了上千年。关键在于,我们口口相传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并非原文,而是后人对原文的一种演绎,它在原文基础上加入了很多主观推论。

如果你把这个成语作为一个警世的寓言,很不错且有积极意义。但拿他来类比姜萍事件,可能不太恰当。

先从南郭先生故事的原文说起。

————

南郭先生的原始出处是《韩非子》: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e,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说四)

古文的翻译就是:齐宣王听吹竽要求达到三百人齐奏的规格。齐国一位名士“南郭处士”表示要参加这个“吹奏”团,齐王很高兴,给他相当于数百人的俸禄。宣王死后,湣王继位,说他喜欢请乐手逐个演奏。南郭听说后,逃离了齐国。

这段描述的历史背景是,当时的齐国打破原有周礼的束缚,开始施行“王政”改革。改革有人得益就会支持,有人的既得利益受到冲击,就会反对。齐宣王为了宣传新政,想出的宣传手段就是“礼乐”,譬如三百人齐奏的宏大场面(厉害了我的齐!),而此时,素有贤名的“南郭处士”主动请缨,为齐王吹竽来表明对改革的支持立场。

我对故事的理解是,齐宣王作为一个国君,不太可能傻到让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乙来担任宣传系统高级职位、领取高薪俸禄,而不经过任何的“公务员能力考试”。合理推论,当时的南郭处士应该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大V”,才会被国君赏识而录用。这也体现了齐宣王推行改革的决心和魄力。《韩非子·内储说上》里面其实举了很多这种类似的例子,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阅读。

不过这种超额的利益输送,看来不具备可持续性。因为如果为了这么一件小事(仅仅是吹个乐器、表演个歌舞、叼个盘,吹捧领导的英明),齐王就要付出高昂代价,那么如果有人立了更大的功劳,比如打了胜仗该怎么赏赐?所以后来即位的齐湣王决心,在改革已经成功推行之后,终止这种不合理,也不再必要的利益分配。

于是齐湣王在“高人”指点下,要求“一一听之”,换句话说,要打破大锅饭,逐个重新考查乐手的实际能力,重新竞聘上岗。这就隐含了新领导上任后要重新洗牌的意思。南郭处士(也许还有其他乐手)可能听出了这种弦外之音,领悟了新领导可能要“鸟尽弓藏”的想法,为了避免被“政治运动”冲击,于是很识相地提前抛弃了俸禄,主动逃离了齐国。

当然,上述分析很多成分只是个人推论,但是至少在原文里面,通篇没有一个字断言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充其量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南郭先生到底会不会吹竽,吹的水平到底如何,为何他会害怕被新王“一一听之”呢?

南郭先生也许真的不会吹芋,他逃离齐国也许真的是害怕真相暴露;也许他会吹,甚至吹得不错,只是担心其他原因而选择离开是非之地。这都是一种可能性,我觉得后者的可信度更高一些。

重点是,南郭先生的故事即便按照“滥竽充数”的虚构版本来演绎,南郭不会吹芋也只是公众的一个“合理怀疑”,寓言另外用上帝视角给读者“剧透”,说南郭逃走的“真相”其实是因为他不会吹。另一个重点是,南郭吹芋,是为公权力“唱赞歌”并领取超额报酬,在今天看来,他如果作假就是严重损害公共利益,那么对他的贬低和嘲笑就具有正义性。

史实版本的意思可能是提醒世人凡事要知进退、见好就收;寓言版本的意思是警示大家不要作假,不要欺骗。但无论哪个版本,重点都不是要求南郭先生进行“自证清白、自证能力”。

因为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0 阅读:350
评论列表
  • 2024-07-01 15:30

    比赛是阿里举办的,规矩是阿里制订的,成绩是阿里公布的,宣传是阿里组织的。赵斌之流不敢去质询阿里,让阿里公布真像,去只敢在网上写小作文去喷一个小女孩,只敢跑到不相干的涟水政府网站留言。齐宣王惹不起,只敢去欺负一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