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什么是“瞑眩”反应“瞑眩”,语出《尚书•说命》“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其意

东世评健康 2024-06-28 18:13:47

【转】什么是“瞑眩”反应

“瞑眩”,语出《尚书•说命》“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其意是指病人服药后,若不产生“瞑眩”反应,则药物对疾病就很难奏效。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乌头桂枝汤条文的记载“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就是服用中药后的瞑眩”反应。

中医认为,出现这种暝眩反应是顽固疾病快速好转的征兆。

关于“瞑眩”一词,《说文解字》记载:“瞑,翕目也,眩,目无常主也”,“瞑”即闭目之谓,“眩”即眼花之谓。

因此“瞑眩”一词可以理解为头晕眼花、难以睁眼。

而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瞑眩”反应是治疗后患者机体出现的系列异常的症状,如腹泻、头晕、呕吐、发热等,只要能带来疾病快速缓解的结果,这些症状反应都可以称之为“暝眩”

“瞑眩”反应发生的特征

真正的“瞑眩”反应是机体从病理性稳态转为生理性稳态过程中的一种表现,这种反应是暂时性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因人而异。其发生的症状、持续时间、激烈程度完全依个人的气血状态、病症情况,另外与医师的治疗思路也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什么情况下病人容易出现“瞑眩”反应呢?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发现“瞑眩”反应的病人有以下几种特征:

• 正气尚足,患者只有正气能与邪气交争才能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患病时间较久、较重,正如岳美中先生所言:“深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

• 病变发展过程气机紊乱为重要环节,伴或不伴有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气机紊乱的调整往往是“瞑眩”反应出现的原因。

• 治疗后脉象、舌象明显改善,气机紊乱改善,气血状态改善,舌脉自然随之改变,否则不会出现“瞑眩”反应。

根据临床观察,不仅仅是中药,针刺、艾灸、推拿、药浴等其他治疗方法,只要是对患者异常的气血状态有较大改善,那么均易出现“瞑眩”反应。

因此“瞑眩”反应可以定义为:在采用各种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一时性的、没有预料到的各种不快症状,随此之后,出现主体疾病的好转或痊愈者,即为“瞑眩”反应。

“瞑眩”反应是医生与患者都应该追求的东西,但不能强求,与患者体质与敏感度有很大关系。有些患者小剂量就会出现“瞑眩”反应,而有些患者无论如何再加大剂量也难以出现“瞑眩”反应。不能为了追求“瞑眩”反应而盲目地无限制地加大剂量,这样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中医[超话]##大耳朵医话##名医经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