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双集中”主城崛起的清晰路径 推动“双集中”发展,是湖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

浩澴川 2024-07-02 18:06:57

孝感“双集中”主城崛起的清晰路径 推动“双集中”发展,是湖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重大战略举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孝感努力探索主城发展从外源型增长转向内生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推动“双集中”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孝感城市发展脉络体现了这一规律。明清时代,孝感古城临澴河而建、依漕运而兴,至清末建成面积0.6平方公里的内向型单中心城市;近现代时期,孝感城区沿路拓展,平汉铁路开通,设孝感火车站;107、316国道贯通,城市逐步向北向东发展,古城区与火车站组团联动发展,形成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5公里的带型城市;建市30年来,孝感依武汉而发展,随着107、316国道多次外迁和“三线企业”迁入而提速,城市全面向东向南拓展,目前建成区已达76平方公里,逐步形成主城“三区”(孝南区、市高新区、市临空区)竞相发力、协同发展的格局。从孝感城市空间演变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顺应客观规律,既要顺势而为,更要主动作为,自觉把推动“双集中”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不断优化主城区功能和产业布局,强化人口集聚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主城崛起。 (二)推动“双集中”是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生动实践。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去年7月5—6日,王书记深入孝感调研,指出孝感主城发展不集中、不集约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做大做强产业,成为武汉都市圈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孝感实际而言,我们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还有不少欠缺,主城区建设框架大、空间虚胖,建成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达123.5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时序统筹不够;公共服务设施和安置社区、房地产开发、产业园区插花式分散建设,城村厂交错混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牢固树立“集中才有规模、集约才有效益”理念,坚决克服城市建设“摊大饼”、项目布局“下跳棋”、产业发展“捡到篮子都是菜”等惯性思维,防止“硬拼”资源环境发展产业、“蛮拼”成本招商引资、“豪拼”经济实力搞城乡建设,加快发展理念更新、动力更替、模式更迭,提升主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推动“双集中”是扩大内需、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手段。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传统城镇化路径仍然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当前,孝感主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还不强,首位度不高,经济总量仅占全市19.5%(不足五分之一),常住人口仅占全市15.6%(不足六分之一),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强。我们深刻领会“老路走不通的时候,正是我们开辟新路的好时机”这一辩证思维,深刻认识到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的重点在城市、统筹风险防范和动力转型的关键在城市、统筹经济工作和民生工作的结合点在城市,要以“双集中”打通供需对接的断点堵点卡点,促进人口、产业和各类资源要素向主城流入,把主城区打造成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四)推动“双集中”是实现主城崛起的有效路径。孝感主城是建设“五个基地”的主战场、“双集中”发展的主阵地,是全市发展条件最好、环境承载力最优、竞争潜力最强的区域。发展条件体现在:主城区现有常住人口70万人,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充裕,紧邻武汉,紧靠天河机场,区位条件优越。环境承载力体现在:主城区河风湖韵、城水相拥,是武汉生态和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具有一定的生产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密度和品质,是武汉西北部的综合性服务节点。竞争潜力体现在:主城区处于武汉科技创新中心30-50公里的转化圈、“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的关键节点,产业基础较好,完全有条件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在汉孝创新协同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孝感,为主城崛起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以“双集中”推动主城崛起,就是要处理好与武汉的关系,武汉好、孝感就好,孝感好、武汉会更好,依托大武汉集聚资源要素,提升主城影响力;就是要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做大城市和做强产业,提升主城承载力;就是要发挥主城龙头作用,以主城的“双集中”示范带动县城“双集中”,提升主城引领力。到2025年,主城区GDP突破800亿元,在全市占比达20%以上,城市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人以上;到2035年,主城区GDP接近2000亿元,在全市占三成左右,城市用地规模达到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建成Ⅱ型大城市。 来源:孝感日报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