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试探着问乾隆:“臣近八十岁了,可不可以荣归故里了?”没想到,乾隆“唰”得变

住顶楼小邹 2024-07-03 15:30:41

张廷玉试探着问乾隆:“臣近八十岁了,可不可以荣归故里了?”没想到,乾隆“唰”得变了脸色,并引经据典说了一句话,张廷玉赶紧跪倒在乾隆面前痛哭流涕。 信息来源:清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历事三帝,为何晚年失宠2021-03-18澎湃新闻·湃客   此时,他知道自己一直担心的事,终于还是来了。   乾隆十三年正月,紫禁城内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年近八旬的张廷玉,却在觥筹交错间,向乾隆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请求——荣归故里。   这一举动,如同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君臣二人心照不宣,一场围绕“退休”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张廷玉是什么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从政五十余载,历经三代帝王更迭,堪称大清王朝的“三朝元老”。   他深谙为官之道,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如今,他年事已高,却选择在这个看似太平盛世提出告老还乡,难道真的是贪图晚年清闲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张廷玉一生谨慎,步步为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乾隆并非雍正,这位看似仁厚的年轻帝王,内心深处隐藏着强大的控制欲和猜忌心。   果不其然,乾隆对张廷玉的请求,表面上是赞赏有加,希望他能“ 鞠躬尽瘁”,为大清江山贡献最后一份力量。   但实际上,乾隆早已对这位老臣心生芥蒂。   “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乾隆这番冠冕堂皇的话语背后,暗藏着对张廷玉忠诚度的质疑。   张廷玉自然明白乾隆的心思,他搬出古往今来功成身退的例子,试图说服乾隆。   但他越是辩解,越是激起乾隆的逆反心理。   “刘基没有主动请假,明太祖却将他逐出国门。大臣以一贯的法律。比如诸葛亮一生忠于皇帝,这就是大臣的最高境界。” 乾隆搬出“ 祖制” 和“ 忠君” 的大道理,直接将张廷玉架在火上烤。   张廷玉此时才意识到自己“ 老马失蹄” ,他低估了乾隆的城府和控制欲。   在乾隆看来, 张廷玉主动提出退休, 不仅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更是在暗示自己不如先帝。   这场君臣交锋,最终以张廷玉“ 免冠叩首”“呜咽不能自胜” 而告终。   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为爱新觉罗家族兢兢业业几十年, 最终却落得个“ 不忠” 的罪名。   可这场博弈并没有就此结束。 一年后,年老体衰的张廷玉再次向乾隆提出辞呈。这一次,乾隆的态度似乎有所松动,同意了他的请求。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 这不过是乾隆的“ 缓兵之计”。 张廷玉在朝堂上经营多年, 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乾隆岂能容他全身而退?   果然,在张廷玉退休后,乾隆便开始着手削弱其势力。   他以张廷玉女婿贪污案为借口, 派人抄家, 意图彻底打垮张廷玉。   最终, 张廷玉郁郁而终, 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一生谨慎, 却在晚年犯下“ 政治幼稚病”, 最终落得个“ 兔死狗烹” 的下场。   回顾张廷玉的一生, 他无疑是一位才能出众的政治家, 但他也败在了自己的性格缺陷上。 他过于谨慎, 缺乏政治智慧, 最终成为了封建君权的牺牲品。   张廷玉的悲剧, 也是封建君臣关系的真实写照。   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 君臣之间并非平等关系, 臣子无论如何功高盖主, 都只是君主的工具, 随时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段历史, 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 在一个缺乏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中, 即使是再有才能的人, 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

0 阅读:243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