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初春,毛主席来到上海造船厂视察,忽然注意到陪同的人群中有一个熟悉面孔,

乐语回味 2024-07-04 21:09:14

1956年初春,毛主席来到上海造船厂视察,忽然注意到陪同的人群中有一个熟悉面孔,笑着走上前问道:“红色包打听?是吧!” (信息来源:《读者报》资料原出处:《百年潮》作者|钱丹) 1956年,新中国沐浴在温暖的春光里,处处生机勃勃。这一年的春天,毛主席来到了上海,视察了江南造船厂。在参观的过程中,人群中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了毛主席的眼帘。 毛主席带着亲切的笑容,朝他走了过去,并伸出了手,问道:“你还好吗?我们的‘红色包打听’?” 听到毛主席的问候,这位同志激动万分,连忙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地说道:“报告主席,我很好,感谢主席的关心!” 一旁的陈毅见状,连忙向毛主席介绍道:“主席,这位‘包打听’现在可是我们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了!” “哦?检察长?”毛主席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这位同志表示祝贺。 这位被毛主席称为“红色包打听”的人究竟是谁?他做了什么让毛主席如此念念不忘,甚至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认出了他? 他的名字叫王范,而“红色包打听”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称号,则来自于他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地下工作经历。 王范出生于江苏,早年为了维持生计,他加入了上海法租界的巡捕房。那时的法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妄为的地方,巡捕房更是鱼龙混杂,欺压百姓。王范目睹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愤懑和无奈,却也无可奈何。 而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范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他深受党的先进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感召,内心深处渴望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贡献力量。于是,他主动联系了党组织,表达了想要参加革命的强烈愿望。 对于王范的请求,党组织并没有立即答应。地下工作充满了危险,需要绝对的忠诚和过硬的素质。党组织决定先考验他一段时间。 王范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为地下党放哨。他利用巡捕的身份,每天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看似在执行巡逻任务,实际上却是在暗中观察周围的环境,为地下党同志传递情报,提供掩护。 在一次次的行动中,王范机智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帮助了许多地下党同志躲避了敌人的搜捕。他的忠诚和能力得到了党组织的高度认可。终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王范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党工作,他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情报,传递消息,为党组织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为上海的地下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也因为“消息灵通”,“什么都知道”而被同志们戏称为“包打听”。 王范听到这个称呼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道:“要叫就叫我‘红色包打听’吧!”从此,“红色包打听”这个称号便在上海滩的地下党组织中流传开来。 而地下工作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充满了危险和挑战。1932年,王范在一次传递情报时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没有透露任何党组织的秘密。 最终,王范被国民党反动派判处了十年有期徒刑。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他度过了漫长的十年。这十年,是对他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党的信仰,对革命的希望。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范终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重获自由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新的革命斗争中。 解放战争时期,王范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从陕北到西柏坡,再从西柏坡到北京,一路保卫着党中央的安全。毛主席对这位忠诚的“红色包打听”印象深刻,始终记挂着这位出生入死的革命战友。 1956年,毛主席在上海视察时,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王范,并亲切地称呼他为“红色包打听”。这声问候,饱含着毛主席对王范的关心和肯定,也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这位隐蔽战线英雄的敬意。 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这位坚强的革命者开玩笑。几年后,王范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诬陷,职务被一降再降,甚至被下放到偏远地区。 当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他亲自过问此事,下令彻查。最终,王范的冤案得以昭雪,恢复了名誉和职务。 毛主席对王范的关心和爱护并没有停止。有一次,毛主席得知郭沫若要到上海视察工作,特意嘱咐他去探望王范,并转达自己的问候。郭沫若到上海后,专程去了王范家中,向他转达了毛主席的关心和问候,并高度赞扬了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红色包打听”王范,这位在隐蔽战线上默默奉献的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就像一颗闪亮的红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漫漫长夜,他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0 阅读: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