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了!”湖北襄阳,一对河南籍夫妻用1元大肆收购酒瓶再转手卖出去,短短6年就从中

福星徠说事 2024-07-05 15:30:32

“抓了!”湖北襄阳,一对河南籍夫妻用1元大肆收购酒瓶再转手卖出去,短短6年就从中牟利将近200万元。警方蹲守1个月,成功将两人抓获,已被刑拘!   假酒,一个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一个威胁着每个人健康和安全的社会毒瘤。然而,在这个庞大而隐蔽的假酒产业链条中,有一个鲜为人知但又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二手酒瓶的加工和销售。   这个关键环节,一对夫妻犯罪团伙成功落网。原本姚某和李某是一对的普通夫妻,然而他们却暗中经营着一项让人震惊的“生意”。通过回收、加工和销售二手高档酒瓶,在短短数年间就累计获利近200万元。   这对夫妻的“生意”乍看之下简单而粗暴,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策划和安排。   他们首先以每个仅1元的“白菜价”,从周围的店铺门口开始收取,尤其是茅台、五粮液等备受追捧的高端品牌。光是这第一步,就已经为他们的“生意”节省了大笔成本。   紧接着,酒瓶被送入下一个"工序"。专门负责打磨瓶口的工人会用特制的工具,将瓶口周围的所有伤痕和瑕疵统统抹平,力求让每个瓶口都恢复到"完美无瑕"的状态,看起来就像全新的一样。   而最关键的一步,则是在这些酒瓶上印制假冒商标和标签。在这个隐秘的小作坊里,各种知名酒品的商标和标签都能找到对应的高仿版本。那些工人用专业的打印设备,将这些精仿的商标和标签一一印制在酒瓶之上,连生产日期都与真品保持一致,让人几乎无法识破。   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竟然将魔爪伸向了二手酒瓶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领域,他们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为假酒产业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原料,从中牟取着令人咋舌的暴利。   事实上,像姚某和李某这样的二手酒瓶加工贩卖团伙,绝非个例。在全国各地,都曾多次出现类似案例。这些团伙的存在,为假酒的制造提供了便利,为假酒的泛滥提供了土壤。   面对如此隐蔽而复杂的假酒产业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多管齐下,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应对。仅靠执法部门的单兵作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对执法部门而言,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转变思路,采取更加主动、更加智能的打击策略。他们要深入分析假酒产业链的运作模式,精准锁定每一个关键犯罪环节。   只有斩断了假酒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制假售假成本,让不法分子胆战心惊,难以为继。   而对于酒类生产企业来说,需要的是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到打击假酒的行动中来。他们要主动向执法部门提供情报线索,及时报告市场上发现的可疑产品。要加大对销售渠道的管控力度,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瓶酒的生产流向都能做到有迹可查。   同时,还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提高公众的防伪意识和辨别能力。只有生产企业、执法部门、社会公众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构筑起一道打击假酒的铜墙铁壁。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在假酒问题的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诚信问题。诚信缺失,是滋生假冒伪劣产品的土壤。   总之,面对假酒这一社会顽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标本兼治。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最终还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还市场一个公平有序的良性生态。 (信息来源:长城网—报靠一元成本回收酒瓶牟利近200万,夫妻档双双被抓)

0 阅读:4365
评论列表
  • 飞哥 30
    2024-07-05 22:37

    酒瓶是真的,假酒关他们什么事呢?这样生产瓶子的厂家也有问题

  • 季风 30
    2024-07-05 22:50

    回收酒瓶然后再卖出去犯法吗?如果犯法,废品回收的岂不都是犯罪分子?

    倚楼听风雨 回复:
    只卖瓶子,卖再高都不犯法,关键他往瓶子上印商标。文字了!
  • 逍遥 18
    2024-07-06 00:14

    有的假酒比真的好喝

  • 2024-07-06 11:03

    茅台酒不如几十块一斤的酒,也就是卖个瓶子跟名字而已。真假酒其实就是钱给的够不够。真用这酒瓶冒充也不是傻子,至少味道差不多,工业酒不一下就露馅了

  • 2024-07-06 00:22

    收废品的收旧啤酒瓶在哪都有……

  • 2024-07-06 11:02

    牛逼,不敢抓造假酒的,就抓买卖废酒瓶的。果然是欺软怕硬的优良传统啊

  • 2024-07-06 10:02

    还有更多食品安全问题待解决

  • 2024-07-06 22:10

    准确来说他们不是造假酒,而是商标侵权

  • 2024-07-06 18:13

    收酒瓶卖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