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诞生于江苏省淮安。 周恩来,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诞生于1898年的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7-05 17:10:05

周恩来诞生于江苏省淮安。 周恩来,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诞生于1898年的江苏省淮安。他的家族原本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望族,祖上曾有多人在朝为官,家学渊源。周恩来的祖父周学熙,幼年即博览群书,16岁便考取秀才,后升任内阁中书。外祖父万青选更是官拜淮阴县知事长达30余年。周家的显赫家世,在淮安一带无人不晓。 然而,时局的动荡不安,家族的兴衰更替,却是世间亘古不变的定律。周恩来出生后不久,便遭遇了家族的巨变。先是祖父周学熙离世,不久外祖父万青选也随之辞世。接踵而至的打击,令周家几近而立之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家道中落,生计艰难,周恩来的父亲周恩钰和伯父为了谋生,长年在外奔波。 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此时全靠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一力支撑。万氏名冬儿,是周恩来外祖父的女儿。她虽只读过几年家塾,但天资聪颖,性格开朗豁达。自幼随父出入官府大户,耳濡目染,练就了周全的待人接物之道和娴熟的处事谋略。周家虽已时过境迁,但人情往来、婚丧嫁娶等族中大事,仍旧需要体面周全地操持。在万氏的悉心打理下,declining的周家在乡里街坊间仍维持着旧日的尊崇。 万氏处理族中事务时,总爱带着年幼的周恩来在身边。或许是继承了母亲的慧质,周恩来很快便对这些人情世故有了领悟。他看着母亲对来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但背后的操持却是早已考虑周全,分毫不乱。万氏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恩来,使他自幼便养成了善良宽容、明事理、讲规矩的性格。 周恩来后来曾追忆往事,由衷地说道:"我的生母慈祥、温柔,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宽容大度的品德。"万氏不仅是周家的顶梁柱,更是周恩来人格塑造的第一位导师。她虽没有满腹经纶,但有着常人难及的生活智慧和处世之道。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万氏以女性特有的方式,撑起了一个家,守护了一个孩子。她的坚韧不拔、机智果敢,成为周恩来日后成长为民族栋梁的重要基石。 周恩来年仅一岁时,便被父母过继给了最小的叔父周贻淦。这个决定,源于周家的另一桩变故。彼时周贻淦久病卧床,命在旦夕。为了让弟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以慰藉,也为了给弟媳留下一个依靠,周恩来的父母将这个儿子"送作亲"。然而不幸的是,周贻淦没能等到这个"冲喜"的孩子长大,便撒手人寰。 周贻淦的妻子,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从此将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倾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源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秀才,精通医术,学识渊博。陈家膝下无子,便将陈氏视为掌上明珠,悉心教养。在严父慈母的呵护下,陈氏才华出众,知书达理,嫁与周贻淦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谐。然而天妒英才,周贻淦英年早逝。陈氏从此闭门谢客,将满腔柔情倾注在幼小的周恩来身上。 陈氏成为了周恩来的启蒙老师。从周恩来四岁开始,陈氏便手把手地教他读书写字,传授给他最初的知识。周恩来聪颖过人,很快便在嗣母的教导下识字断句,能背诵简单的唐诗宋词。为了培养周恩来的文学素养,陈氏还常给他讲述《窦娥冤》《西厢记》等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以及太平天国、义和团的英雄故事。在嗣母的熏陶下,周恩来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时喜闻故事,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曾在《射阳忆旧》一文中,追忆起与嗣母朗诵唐诗宋词的温馨时光。每当周恩来读书读到厌倦时,陈氏总会变着法儿地讲故事,或引经据典,或绘声绘色,引得周恩来听得入迷,欲罢不能。嗣母的循循善诱,不仅开阔了周恩来的视野,更培养了他旺盛的求知欲和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陈氏不仅是周恩来的良师,更是他的慈母。周恩来后来回忆,直到陈氏去世前,母子二人几乎形影不离。陈氏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周恩来身上,周恩来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她的喜怒哀乐。在外人眼中,周恩来虽是过继而来,但在陈氏心里,这个懂事聪慧的孩子,早已是她的骨肉至亲。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一次重庆送别会上,曾对记者感慨道:"38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亲恩未报!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字里行间,对嗣母陈氏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周恩来过继到陈氏名下后,陈氏因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哺乳,便为周恩来请了一位乳母——蒋江氏。这位朴实善良的乳母,用乳汁哺育了周恩来的身体,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周恩来对劳苦大众的深厚感情。蒋江氏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常带周恩来下地劳作,接触社会底层,让周恩来从小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真切的体验和认识。 蒋江氏经常带周恩来到自己家中做客,周恩来在与其他孩子的嬉戏玩耍中,逐渐建立起了与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在蒋江氏的带领下,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群体,看到了劳苦大众的艰辛生活,播下了博爱、同情的种子。周恩来曾回忆道:"我的妈妈(蒋江氏)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