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洞庭湖为代表的长江中游河段,为何屡次成为长江防洪的“痛点”? 一个关键原因,

全城探世界 2024-07-06 15:31:00

以洞庭湖为代表的长江中游河段,为何屡次成为长江防洪的“痛点”? 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长江中游河段面临的情况非常独特,放眼全球所有世界性大河估计也是独一份; 我们都知道,一条河流通常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地区,对干流全长超过6300公里的长江来说,宜昌以上河段属于上游,长约4504公里,湖口以下到出海口河段属于下游,长约938公里,而宜昌到湖口长约955公里的河段则属于中游(图4); 那么长江中游河段到底有多特殊? 第一,这段河道并不算长,却承载了长江年径流量的95%。 长江是水量最大的世界性大河之一,年径流量将近1万亿立方米,众所周知长江有八大支流,全部集中在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其中上游河段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乌江汇入,中游河段则有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汇入(图5,图6); 所以长江干流几乎所有水量都来自于中上游地区,其中宜昌以上河段水量占长江年径流的47.1%,而宜昌到湖口的中游河段汇入水量占比更是高达47.2%; 也就是说,长江中游河段承载的水量占到其年径流量的94.3%。 这么大的水量,长江中游河道原本就压力巨大,如果河水能平稳通过也就算了,但偏偏长江流域的丰水期又高度重合;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长江是一条东西流向的世界大河,除了流经青藏高原的部分河段外,其他大部分河段流经区域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无论是上游的四川盆地等西南地区,还是中游的华中地区,一年之中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图7,图8); 因此长江很容易出现全流域性的洪水,进一步放大了中游河段的防洪压力。 第二,长江上游地区河道落差占其整体落差的99.5%以上,宜昌以下河道平缓,两岸地势低平。 我国地势复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是世界上河道落差最大的河流之一,从源头到出海口,落差达到5500米以上,但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而宜昌以下河道,到出海口长达1500公里,海拔落差却不到30米(图9); 这一点也很重要! 如果河道落差较大,河水流速快,洪水就可以更快的通过,这也是长江上游水量不小,但防洪压力却不大的一个原因; 而长江中游地区呢,一方面承接了来自上游的水量大、流速迅猛的洪水,另一方面中游地区原本就有大量支流汇入,但由于河道平缓,洪水流速慢,无法快速通过; 更何况,洞庭湖和鄱阳湖所在的两个盆地地势低平,前者海拔约20-40米,后者更是仅有10-30米,相比长江河道并没有什么高度优势,一旦长江发生洪水,这片区域除了两岸的长江大堤,几乎没有其他天然屏障,防洪面临的压力更大(图10); 这就相当于自身原本就有一大堆问题,又接下了上游甩下的一大堆问题,要想解决,难度自然要成倍提升。 第三,长江中游河段的河道还非常曲折,尤其是荆江河段,历来就被称为“九曲回肠”,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对这段河道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疏通,裁弯取直,但整体而言河道还是非常弯曲,不仅不利于洪水的快速通过,也增加了沿江两岸的防洪压力(图11,图12)。 当然,“人”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古代我国南方地区人烟稀少,还没有充分开发,长江中游地区的两汉-洞庭湖盆地和鄱阳湖盆地由于地势低平,布满湖泊和沼泽,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云梦泽和彭蠡泽,尤其是前者,水面最大时达到2.6万平方公里(图13); 因此,每当长江发生洪水,这片区域就会变成一片泽国,而云梦泽和彭蠡泽的存在,对洪水也能起到有效的调节和削减作用,而且彼时当地没啥人也没有开发,自然也就谈不上危害。 后来随着北方移民南下,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增加,人们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和沼泽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今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即使面积最大时加起来也只有几千平方公里,对长江洪水的调节和削减远远比不上古代; 不可否认,我们的先辈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使得这片区域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贡献不可磨灭,但客观上却也造成了过去一段时间里长江中游河道对洪水的抵御能力下降。 如今,我们在长江两岸乃至洞庭湖、鄱阳湖岸边修建了牢固的大堤,再加上三峡枢纽的建成,我们对长江洪水的抵御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图14-18是过去一百多年长江历次洪水淹没区域); 除此之外,全城探秘更觉得,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对湖岸地区进行退耕还湖,增加湖泊的面积和蓄水能力,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也能让我们未来在面临长江洪水时更加的从容; 你觉得呢?

0 阅读:14200
评论列表
  • 海洋 91
    2024-07-07 08:53

    退耕还湖要搞,冬旱季整治更要搞,湖体清淤挖深,扩大湖泊水体容量,既可以抗洪也可抗旱。

    晚秋的叶 回复:
    湖泊储洪能力只跟面积有关,跟深度无关,当然湖堤修高点还是有用的。因为湖泊挖的再深,平时的水位也会跟长江保持一致,并不会处于空置状态,而洪水期的净有效新增储水能力=水位上涨高度*储水面积 且湖堤修高还要考虑湖堤强度和全线河堤高度,否则一端修高了,水还是会从低处流出去
    太阳 回复:
    完全赞同你的提议,这才是长江中游防洪抗旱的根本出路。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都江堰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不要搞什么所谓的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天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试图改变自然规律。
  • 2024-07-06 21:20

    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多少?

    星仔 回复:
    决堤的区域就是湖,只是在湖内做的防洪区。洞庭湖的面积变小就是围湖造区了。即可以防洪也可以种地。偶尔一个区防不住也是正常。
    己知未知 回复:
    好几倍
  • 2024-07-07 15:54

    水往低处流是大自然现象,如条件许可,用挖运河的手段让洪水往低处河段流泄,例如开挖湘桂运河、湘赣运河和赣浙运河………

    碧海金沙 回复:
    挖运河的非要比修高铁低太多:高铁平原每公里1.5亿,山区2-2.5亿,而高铁一修就是整体全长,而运河只是打通水系之间的障碍,这些障碍很短(顶多1-200公里),只要打通就可以得到1000多公里的河道,而高铁你就必须要修1000多公里。而高铁顶多只能载人而非载物,对企业运费毫无影响。运河就是综合性的,给水防洪水运,尤其是运费只是公路运费的五分之一,比公路运输唯一的劣势就是时间长一点,但安全性更高。公里运输容易出事故,即使不处事故,对工业制成品的颠簸损坏率野很高。
    用户10xxx04 回复:
    你口中的这几个运河先不说能修多宽多深,就特么全是链接的全是上游能有多少水[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 2024-07-06 22:47

    文章不错,干货满满[点赞][点赞][点赞]

  • 观星 28
    2024-07-07 05:45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都太浅了,还被围占

    Cxy 回复: 月白
    因为国内只有青海湖是又大又深,参考北美五大湖 22.8万亿立方,而2022年中国地表水资源总量2.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北美五大湖的水资源,是中国总水量的8.7倍。
    月白 回复:
    湖深不深对防洪没有用,要面积大才行。
  • 9423 27
    2024-07-07 09:00

    淤积消失是湖泊躲不了的宿命

    allen 回复:
    湖泊消失,雨水不会消失,雨水重新在哪里聚集,哪里就形成新湖泊[开怀大笑]
    9423 回复:
    别说挖深,就是重修大堤都难了,现在的大堤都是以前爷爷奶奶辈义务出工修的,我家那边就出人修过
  • 2024-07-12 00:19

    云梦泽挡不住泥沙淤积,洞庭湖也挡不住,现在的华北平原都是黄河泥沙淤积冲积出来的,春秋时期镇江还是沿海地区

    用户10xxx50 回复:
    你说的对,这才是长江湖沼地区的人认识。补充一下,三千年前苏北还属于浅海地区
  • 2024-07-06 21:25

    小编意思是,人类应该住在山洞,或去城里县里买房,把人类几千年发展文明统统远离江河湖泊!

  • 2024-07-11 23:34

    如果洪水漫堤,说明洪水已超过堤坝防护值,必须加高堤坝或增加容水面积。但多年来很少听到漫堤而是溃堤,说明堤坝如果完好防护洪水完全可行,在设计合格的状态下溃堤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堤坝质量不过关,堤坝最好用石头加水泥彻成,因长江中下游大多平原,石头很少,基本用土堤,土堤水泡加鼠虫打洞,就很容易溃堤,要解决土堤憋端我有一思路,那就是在土堤沿线中间打上比堤高两三米的水泥桩,水泥桩越迷越好,形成一个水泥墙,水泥墙不惧水泡和鼠虫打洞加上土堤防护,自然就很难溃堤,就算溃堤,水泥桩深入堤底,水也冲不走水泥桩,只要水泥桩在,随便扔点东西就能堵上。

    彧东 回复:
    最长的堤3000公里有余 根本打不起。 两湖的入江口开始 把所有外围垸吹填满就行了。既能扩大两湖的容积又能获得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的良田。就团洲垸而言 近50平方公里 平均高5米。其施工费用挣回来没问题。
  • 2024-07-07 08:54

    主要是大江.大河.大湖底床(抱到长江各支流小河道)抬高高了,溶(装)不了多少点水,所以一下几天雨就涝,一晴上几天就旱(希望制定政策的专家学者们亲自到江河湖道边多走走多看看实地调研撑握真实材料)...

    用户94xxx40 回复:
    还走走看看,粘满鞋泥巴,这些专家能干吗?
  • 2024-07-07 19:26

    如果三峡放水,下面需要准备几个湖库

  • 2024-07-07 11:47

    水往低处流,你非要让它别来[狗头]

  • 2024-07-08 10:13

    三峡没修的时候,说是没有大坝调节水量。有三峡了,又怪没有清淤。

  • 2024-07-07 16:54

    长江中段至少还得增加三百亿以上的防洪库容。

  • 2024-07-07 08:56

    (更正:包刮长江名支流小河道)

  • 2024-07-08 11:31

    上游的来水问题都不大了,都能拦住,我国这二十年,上游已建成水电集群,关键是中游,人口密集,改造大江大河的限制多

  • 2024-07-07 17:4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2024-07-13 13:50

    退耕还湖很不现实,中国人全能吃饱饭也没多少年,洞庭湖、鄱阳湖周围是华中粮食主产区,退了人们吃什么?也许很久的将来,机会成熟可以退耕还湖,但现在万万不行。

    用户10xxx04 回复:
    50年后可行,现阶段不行!得等708090这三代人差不多嗝屁了,人口暴跌不需要那么多土地养活庞大的人口!
  • 2024-07-07 15:49

    人为破坏河堤

  • 2024-07-14 12:33

    长江 = 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荆江+皖江+扬子江

  • 2024-07-14 10:02

    中游为何有云梦泽,那都是给洪水的空间,现在这些空间都消失了。可洪水不会消失,它会寻找薄弱点

  • 2024-07-07 00:01

    三峡呢?

    tb20005_2013 回复:
    汛期防洪主要靠三峡大坝,要是没三峡,前些天下雨,长江中下游就危险了
  • 2024-07-08 12:33

    查查看河堤下面有没有一个老师!!!

  • 2024-07-20 15:02

    退田还湖牵连很多人的利益不好实行,而且我们要有意识的尽量扩大平原良田,太浅的湖泊逐渐改造成平原良田,在经济不发达的丘陵地区新建大型湖泊,一部分迁往改造的平原良田耕种,另在新湖区周围新建工业区 解决就业。

  • 2024-07-07 18:28

    洞庭鄱阳二湖严重淤塞,已经不具备调蓄能力。

  • 2024-07-07 18:32

    为什么艳阳高照,围堰却大涝?三峡泄洪一定要科学,经济利益要服从人民利益。

  • 2024-07-07 20:41

    还得请滕子京来镇守巴陵!

  • 2024-07-07 21:44

    退人还湖!

  • 2024-07-12 06:30

    为何建造三峡大坝时宣传的那么多好处没有出现

    金玉良言 回复:
    没三峡前,每年要淹好多地方,有三峡后,是偶尔会淹一小片
    用户10xxx04 回复:
    嗯,防洪航运这两个兑现了吧!你关心的当年说的电费便宜问题,如果现在跟当年一个样子确实可以电费便宜,需求量就没有那么大。现在一个三峡年发电量其实也就差不多刚好够一个上海的年耗电量!
  • 2024-07-08 00:23

    这次淹掉的就是侵占湖区的围沅,早就该还田于湖了

  • 2024-07-12 06:06

    多挖人工湖,深挖天然湖!

    用户10xxx04 回复:
    说这话你不觉得无知么?你以为长江是黄浦江啊,这么说吧上游中游一次洪峰少说也有几百亿立方的洪水,持续久一点上千亿也不是不可能!国内现有两个人工最大水库一个三峡一个丹江口也就刚过300亿的样子,没有合适的地理条件怎么修炼大型水库,就丹江口还淹没了河南大片优质土地!平原地区挖个人工湖给景区公园还凑活,想装下这么大体量的水想多了!
  • 2024-07-12 00:17

    人定胜天是一种精神,但也要附和实际

  • 2024-07-12 14:21

    把所有外围垸吹填满了 基本解决问题

  • 2024-07-13 08:29

    没有祖先们的智慧,会不会长江就如亚马逊河一样,今天修了桥,明天一看桥还在,河不见了[微笑]

  • 2024-07-13 14:57

    给云南四川补贴,放空上游水库,时时动态调节

  • 2024-07-14 11:48

    牢固的大堤[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用沙填那块吗

  • 2024-07-28 10:24

    荆汉运河是良药

  • 2024-08-12 23:04

    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湖。

  • 2024-07-14 04:40

    说那么多,怎么不说说把长江水多走点南水北调分流渠道呢?

    用户10xxx04 回复:
    海拔的问题,说句实话你是真不懂地理还是假不懂地理,要是能自留的话,何必丹江口引水,直接从长江引水了,另外还有造价的问题,你想大量引水势必引水渠道得修得像运河那么宽深吧,三峡附近的地理环境山那么高,修个涵洞技术不说,资金也是问题,洪水期间引10000流量走不是问题,问题是北方各大河道能承受这个流量吗?
  • 2024-07-08 21:11

    分析的不错

  • 2024-07-13 21:46

    八十多个亿居然把一段堤坝没有加固好,居然还决堤了,奇葩吧!

  • 2024-08-11 15:09

    挖的不够深!再深挖二十米。啥事没有。

  • 2024-09-21 01:17

    不要光在流上做事,重点要在源上解决问题

  • 2024-07-12 07:07

    难得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