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妇女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1930年,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7-06 17:28:14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妇女后惊愕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1930年,一个名叫王承书的女孩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在那个时代,女性能够进入大学深造的人屈指可数,而学习理科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在王承书所在的班级里,她是唯一的女生。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她求学的决心,她一心想要学好物理,用科学知识来报效祖国。 抗日战争的爆发,让王承书更加意识到学习先进科技的重要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王承书深知,要想帮助祖国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掌握他们的尖端技术。因此,王承书暗下决心,一定要出国深造,学成后把先进的科学知识带回祖国。 1941年,美国的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接受了王承书的申请,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赴美求学的航船。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王承书刻苦钻研,勤奋努力,很快就在物理学领域崭露头角。她的博士论文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扬,毕业后,美国一家著名研究院甚至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她能留在美国工作。 当时,不少人认为王承书是个傻女人,傻得冒泡。出国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前途一片光明,干嘛还要回中国呢?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科研条件差得很,跟美国根本没法比。很多人都觉得,王承书肯定是被美国的物质生活诱惑住了,把自己最初的理想和誓言统统忘到脑后去了。 但这些人都错了。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第一时间就向美国研究院提出了辞职。她要回祖国,要把自己所学的一切都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王承书辞职回国的决定坚定不移。美国政府百般阻挠,甚至提出要求,不准王承书把在美国的研究成果带回中国。 面对美方的百般刁难,王承书没有退缩。她早就预料到美国人可能会搞这么一出,于是在递交辞呈前的几个月里,她就已经悄悄将研究资料整理好,分装在300多个邮包里,从美国寄回了北京。就这样,凭着一个科学家的智慧和谋略,王承书骗过了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带着满腔热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王承书回国伊始,就投身到了原子能事业中。当时,中国的核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领域都是一片空白。钱三强找到王承书,问她是否愿意涉足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气体扩散。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摸索。王承书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了这个挑战。从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 为了工作,王承书把家安在了实验室。那时候中国的科研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很多实验都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王承书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一连几天都不合眼。每次实验结束后,她的工作服上总是沾满了各种化学试剂的痕迹。但王承书从不在乎这些,在她心里,再苦再累都值得,因为这是在为祖国的核事业添砖加瓦。 就这样,王承书埋头苦干了数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气体扩散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原子弹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承书付出的心血,融进了每一个零部件、每一张图纸里。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王承书又接到了研制大型扩散机的重任。由于工作的高度机密性,王承书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厂和实验室里。为了保密,她常常穿着一身工人的衣服,与普通员工别无二致。就连家人也很少能见到她的面。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的时候,无意中见到了一位女工。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一眼就认出,这位披着工装的女工不是别人,正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承书。当了解到王承书多年来为保密而牺牲个人生活时,邓小平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他的这个手势,是对王承书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褒奖。 王承书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她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却从不求回报,甘于寂寞。在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和国科学家的赤子之心。她那种淡泊名利、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正是无数像王承书一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撑起了共和国科技进步的脊梁,他们是新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