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刚去世7个月,72岁的梁实秋就和4个孩子商量,想要续娶。孩子们并不反对,可当得知女人的名字,他们变了脸。长女直言:“她比我还小,我不祝贺你的婚事!”可是,梁实秋不顾众人反对把女人娶了回来。 梁实秋想要娶的这个女子叫,韩菁清,并非梁家和这个女子有过节,仅仅只是因为这个姑娘和梁实秋的年纪相差太大了,他们整整相差了30岁。 梁实秋71岁和41岁的韩菁清相识,他们两个人巨大的年龄差,无法让人相信他们是爱情。而且梁实秋的发妻程季淑,不过才去世了7个月,梁实秋展现出对她的深情,可是转眼就要领取一个小这么多的女子,无论如何都会引起非议的。 对于梁实秋的感情,她的好友冰心说了一句话,“他还是过不去那一关!”大家询问这是什么意思,冰心只是笑而不语,想要知道答案,或许还要从梁实秋和发妻程季淑的故事说起了。 梁实秋出生于北京的书生世家,他在清华大学读书,他的发妻程季淑就读于北京国立女子释放,她教书的地方是北京国立女子中学,他们两个人都属于新时代的人物,可是他们的婚姻确实俗套的包办婚姻。 18岁的梁实秋一个假期回到家,他就看到桌子上放了一张红纸条,上边写着:程季淑,安徽绩溪人,20岁。看到这里,梁实秋已经明白,这是家人为他物色的对象。梁实秋对于包办婚姻很抵触,他都不愿意去见红纸上的女孩,对于相亲他是拒绝的。 但是梁实秋的母亲再三跟他说,这个姑娘她亲自见过,梁实秋见到她一定会喜欢她。对于母亲如此郑重的保证,梁实秋想了想,就同意了去相亲。梁实秋第一次见到程季淑,他就后悔了,他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来!他对程季淑一见钟情,他很快就展开了追求。 程季淑也喜欢梁实秋,她比梁实秋大2岁,已经在学校教书了,梁实秋巴不得自己早点毕业,这样他就可以早点把程季淑娶回家了。梁实秋刚刚毕业,他们本来都在准备谈婚论嫁了,可是梁实秋刚好就接到了哈弗大学的邀请,请他过去念书。 梁实秋本来想要以婚事为重,他想要先和程季淑把婚事办了,之后,他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但是程季淑对他很好,她知道这次留学对于梁实秋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梁实秋想要做翻译,如果不去外国学习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对他的事业会有阻碍,而且这一次机会浪费也可惜了。 所以,程季淑就让梁实秋要去哈弗大学念书,梁实秋对程季淑恋恋不舍,他说:“你一定要等我三年,三年后我一定回来娶你。”程季淑答应了,梁实秋送给程季淑一块手表,程季淑给梁实秋绣了一块手帕,他们两个人约定了终身。 梁实秋这一走就要三年,家里人对程季淑有要求,希望她可以去看看其他的人,因为梁实秋这一出国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而且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回来,所以为了避免意外,家里人希望程季淑可以再挑挑看,说不定会有被梁实秋更合适的人。 可是程季淑不愿意,她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等着梁实秋回来。家人奈何不了她,只能由着她了,可是等到梁实秋毕业时,梁实秋就听到程季淑家给程季淑安排好了对象,要她快点结婚了,梁实秋担心自己的喜欢的人嫁给别人了,所以,他婉拒了国外的邀请,毅然决然的回国了。 回国之后,梁实秋马不停蹄去求婚,就在24岁这一年,他如愿去 梁实秋和程季淑结婚了,婚后,为了能让梁实秋安心工作我,所以程季淑就把重心放到家庭上。他们婚后生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都是程季淑负责照顾。两个人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也琴瑟和鸣,如鱼得水。 梁实秋此时已经在筹备着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了,日子本来可以平静过下去,可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梁实秋因为敢说实话,所以成为了特务们首席针对对象,他是不能继续留在家乡了,只能远遁重庆。 梁实秋在重庆,他还能继续翻译书籍,因为家里的事情都包给程季淑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依旧各种人情往来,都需要程季淑一个人去处理,而且这样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六年。 直到1943年,他们夫妻俩才得以再次相见,饱受六年的分别之苦,梁树秋对程季淑说:“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们两个人真的没有再分开过,不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一起携手相依相伴。 1973年,为了陪伴女儿,71岁梁实秋和73岁程季淑买掉了房子,他们一去美国西雅图照顾女儿。 他们一起去街上买东西,程季淑看到梁实秋的鞋带散开了,她就蹲下去还给他系鞋带,不成想,旁边有一个货梯,上边的货物砸下来,刚好就砸到程季淑的背上。梁实秋吓到了,他立即把程季淑送到医院,可为时已晚,终究还是没能救回程季淑的性命。 程季淑在进手术室前,她嘴里还对梁实秋叨念着:“我没事,你别担心,照顾好自己!”想着这些,再拉着妻子冰冷的手,梁实秋忍不住大哭一场。 正当大家感叹梁实秋的深情时,他转眼就要娶小他30岁的韩菁清为妻。 可梁树秋说,“我不想入佛,我想要一段感情,我不想做圣贤。” 梁实秋和韩菁清结婚了,他们很相爱,婚后12年,两人都很好,等到梁实秋去世了,韩菁清直到七年后去世都没有再婚。
洗地不给力,还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