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书生要去金陵赶考,路过宿迁县时,在县城中偶然结识了三个秀才。这三个秀才,一个叫介秋衡,一个叫常丰林,另一个叫麻西池,他们言谈超逸旷达,让书生顿生相见恨晚之感。书生兴致颇高,便买来酒,请他们聚谈。
四人围坐在一起,把酒言欢,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国家大事谈到乡间趣闻,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十分融洽。不知不觉,天色渐暗,一直喝到天黑,介秋衡起身说道:“我们还没尽东道主之谊,先叨扰客人一顿丰盛的酒宴,实在于理不当。我们住的地方距此不远,请客人前去住宿。” 常丰林和麻西池也点头称是,站起身来,拉着书生,叫上仆人,一同前往。
众人行至县城北山,忽然看见一座雅致的院落,门口绕着一道潺潺的清溪,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进入家门,只见房屋甚是整洁,庭院中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散发着阵阵清香。三秀才喊来小童掌上灯,又吩咐人安排书生的随从去休息。
麻西池提议道:“过去文人墨客都是以文会友,现在考期临近,我们更不能虚度了今夜。我有个主意,咱们每人拟一道题目,用抓阄的办法来决定各自要写的题目,文章完成后方可喝酒。”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甚妙,于是纷纷点头同意。不一会儿,四道题目便拟好写在纸上,放到了案几上。四人依次上前抓阄,然后各自在案几上凝神构思,奋笔疾书。二更还未过完,四人都已脱稿,互相传换着品评。书生读了三秀才写的文章,不禁佩服至极,那文章立意深远,文笔优美,辞藻华丽,见解独到,于是他便草草抄下藏到怀里。
此时,主人吩咐小童拿出好酒,用大杯劝客。书生本就心情愉悦,加上这酒实在香醇,不觉间便喝得大醉。主人见状,便领他到另一座院子里住下。书生醉得厉害,连鞋都来不及脱,穿着衣服倒头便睡下了。
第二天,书生一觉醒来,红日高照,刺眼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却发现四下并无房屋,自己和仆人竟然睡在山谷里,心中大惊。他猛地坐起身来,环顾四周,只见旁边有个深洞,水从洞里缓缓流出,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突兀。书生惊讶得不知怎么办好,脑海中一片混乱。
忽然,他想起了怀里的三篇文章,急忙拿出来查看,发现三篇文章都还在。他带着满心的疑惑,下山询问当地人。这才知道,那洞叫 “三仙洞”,洞中有蟹、蛇和蛤蟆三种仙物,据说最为灵验,经常出洞游逛,人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碰到他们。书生听了当地人的讲述,心中暗自诧异,难不成昨夜遇到的三位秀才竟是这三仙所化?
不久后,书生进入了考场。当他看到试卷上的题目时,不禁又惊又喜,原来三个题目竟与那夜三秀才所拟的题目一模一样。书生想起那三篇抄录的文章,心中暗自庆幸,于是他凭借着记忆,将文章默写了出来。
放榜之日,书生高中了解元。他欣喜若狂,心中对那三位 “秀才” 更是感激不已。他深知,若不是那夜的奇遇,自己断不会有如此佳绩。此后,书生常常与人说起这段奇妙的经历,人们听了也都啧啧称奇,感叹他的幸运与缘分。而书生也始终铭记着这段经历,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仕途上继续前行。
连俄罗斯人都认为西伯利亚是中国领土,认为中国迟早都要收回去,很多俄国人都认为,乌拉尔山以西才是真正的俄国,乌拉尔山以东的广大地区,终将会被中国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