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二战时的德国距离造出原子弹仅一步之遥,倘若轴心国率先掌握了这种武器,后果自然是无法预料的。事实上,这种说法多少是有些来由的,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庆幸地表示:他们只比德国人提前几个月造出了原子弹。
那么问题来了:倘若二战中德国能够想方设法地将战争再拖上几个月,把原子弹造出来,他们有机会改写历史吗?
1939年初,当铀原子核裂变现象被宣称发现时,科学家们异常欣喜,在他们看来,人类终于找到了一种强大、洁净而高效的能源,它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催生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将人类文明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然而掌权者们却很现实,他们希望利用核能来制造武器,用以打造以自己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其中就包括处于战争前夜的德国。
1940年,纳粹高层秘密成立了一个名为“核物理俱乐部”(即“铀俱乐部”)的组织,表面上看,该组织是个学术机构,实际却是原子弹的研发部门。德国政府不但给铀俱乐部安排了大量拨款,希特勒更是钦点希姆莱和戈林两大心腹联手作为德国原子弹项目的负责人。不久,纳粹便将捷克斯洛伐克纳入自己的势力版图内,要知道,该国是当时欧洲核原料储备最丰富的国家,如今来看,德国这步棋背后隐藏的恐怕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利益。
要命的是,那会儿的德国想玩原子弹,他们还真有这个本钱。虽然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其他卑劣的战争罪行把如爱因斯坦、西拉德等一批顶级科学家逼得出走他国,但纳粹高层依旧轻而易举地凑出了一套星光璀璨的研发阵容。首先,大名鼎鼎的沃纳·海森堡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核物理俱乐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委以重任时,海森堡刚刚40岁,年轻得志的他并不排斥纳粹,反而对其忠心耿耿。此外,核裂变反应的两位发现者奥托·哈恩和斯特拉斯曼都是德国人,他们也被招入纳粹麾下。
裂变反应一经发现,世界各大国立马陷入了新一轮的武器研发竞赛中,而德国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1940年,作为尝试,德国科学家们先后建造了4座反应堆,直到2年后,美国人才拥有了“芝加哥一号堆”。在理论方面,德国人也进展飞速,在海森堡的带领下,项目组已经开始了链式反应实验并收集数据进行计算。1942年,德国人又造出了离心分离机,拥有了提炼浓缩铀的能力。总而言之,乍看德国科学家们一路突飞猛进,似乎纳粹拥有原子弹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的研究却出了大岔子。
就在德国人开始核裂变实验1年后,在项目组提交给纳粹高层的《核武器研究报告》中,他们给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结论:制造一颗原子弹,至少要消耗2.5吨的铀。根据资料来看,当时德国人手中的铀235远没有这么多,而核燃料的生产过程极其严苛繁琐,本身铀矿石就十分稀缺,而铀235的平均含量只有0.72%,更是少之又少。他们的分离机远不够大,导致德国的铀年产量还不到200公斤,以这个产量来看,即便万事俱备,原子弹对于德国人而言仍遥不可及。尤其是在德国位于挪威的重水反应堆于1943年被英军摧毁后,前者的整个原子弹计划实际已宣布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有这样一种观点:当年这个错到离谱的计算失误是德国科学家们故意的,他们不希望看到罪恶的纳粹借助这种极端力量给世界造成难以估计的灾难。当然了,这种说法并没有多少确凿的根据,就像爱因斯坦故意将制造原子弹的要领泄露给苏联女间谍玛加丽达·科涅库娃的猜测一样充满理想主义和阴谋论色彩。
在理论受挫的同时,纳粹高层对原子弹的追求也迅速动摇了。
法兰西战役后,德国在二战中的综合国力抵达巅峰,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2年中期。这段时期,纳粹尚能对原子弹项目投入大量资金,然而随着斯大林战役的爆发以及战局的扭转,德国政府手头吃紧,长期见不到结果的纳粹渐渐对原子弹产生了怀疑。
苏联《真理报》曾刊文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二战中,德国豪掷5亿马克用来研发远程火箭,而1943年以后,他们对原子弹项目的年投入只有不到200万马克。要知道,美国人的“曼哈顿计划”疯狂烧掉了20亿美元,由此可见,这点钱对德国原子弹计划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德国政府对计划的保障工作也是极其应付,尤其是在电力保障方面,由于电力的不稳定,德国原子弹实验进度大受影响。
漫长的等待没能换来预期的结果,急功近利的纳粹头目们反而对原子弹产生了怀疑,甚至有说法称,所谓“量子物理”不过是犹太人搞出来的歪门邪道。正当研发陷入死胡同时,纳粹高层终于选择将更多的期待和经费转而用在其他武器的研发上。事实上,希特勒本人对极端暴力的武器情有独钟,他曾亲自下令并主持了著名的古斯塔夫列车炮的研发工作。该型火炮射程达37公里,最大射高可达45公里,仅一枚炮弹就有5吨重。古斯塔夫巨炮的炮管长得夸张,单从外表看极具视觉冲击力,但它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跟日本人耗费重金打造的“大和”号战列舰如出一辙。然而作为力量的象征,希特勒对此依旧非常得意。
因此我们不难推断出,或许在纳粹高层眼里,原子弹只不过是“强大武器”范畴中的一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况且迟迟不见真东西,失去耐心的纳粹高层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飞机大炮等武器的研发上。对他们而言,这些短期内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玩意儿才是“真金白银”。事实上,当德军于1943年底战事吃紧时,纳粹高层就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生拼硬凑攒下的1200多吨轴用在了研制硬芯弹上——理论上讲,这些原料用于制作原子弹本该绰绰有余,但基于错误的计算,德国科学家们却认为他们基本没有机会凑足制作哪怕一颗原子弹的原料了。
由此可见,二战中的德国距离原子弹其实还差得很远,但从其他一些资料来看,这其中的距离恐怕比上面讲述的还要远得多;别说半途而废了,德国科学家们怕是连门都没有摸到。
1945年8月6日的广岛原子弹事件发生后,得知消息的海森堡对此事感到异常诧异。虽然他已意识到自己此前的计算存在巨大偏差,却依旧不相信美国人能够制造出原子弹。海森堡说:“我以为他们可能有10吨的富铀,谁能想到他们居然拥有如此之多的纯铀235!”二战结束一年后,修正了自己运算的德国科学家们终于算出了一个比较贴近答案的数值:或许制造一颗原子弹只需要40公斤的铀235。恐怕这个答案让德国科学家们惋惜不已,原来自己早就有了足够的制造原子弹的原料。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它距离正确答案52公斤仍有很大的误差。
有趣的是,虽然原子弹对于纳粹而言是个遥不可期的美梦,但高傲的德国科学家们依旧认为自己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德国投降后,英国政府将10位一流核物理学家作为战利品转移到了剑桥镇。他们在房间里装满了窃听器,本想从这些学者口中窃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不料听到的却满是牢骚。德国科学家们先是抱怨纳粹政府给的研发条件实在是太差,即便自己的研究跟盟军始终处于同样高的水平,糟糕的条件使得他们总是落后于对手。而在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这些人的反应跟海森堡差不多。在他们看来,制造原子弹的难度跟做菜没什么区别,唯一的难点在于提炼足够的纯铀235——德国科学家认为,受限于科技水平,这一点几乎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原子弹根本就没可能被造出来。
德国科学家的观点和态度不但能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他们与原子弹之间的距离之大,更让“因道德抉择而故意误导纳粹放弃原子弹研发”的说法破产。毕竟当局者迷,或许在他们看来,即便自己日后的结果可能会抹杀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但自己为祖国服务、帮助祖国争取胜利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值得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