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利用AI提前15年预测老年痴呆。
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和综合数据库提前15年预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痴呆症的发病情况。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老龄化》杂志上,涉及来自英国生物银行队列的50,000多名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的参与者,他们提供了血液样本以及健康和生活方式信息。在平均14年的随访期间,其中超过1,400名参与者患上了痴呆症。
由复旦大学于金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蛋白质组学和人工智能算法"光梯度增强机"分析了血浆中的数千种蛋白质。这种方法可以识别个体在出现痴呆症临床症状之前数年发生变化的特定蛋白质。这种方法显着提高了痴呆症护理早期检测和干预的可能性,超越了对有症状患者的单纯诊断,预测无症状个体的疾病发作。
该研究的预测模型将蛋白质数据与年龄和性别等人口统计信息相结合,确定了患痴呆症风险增加的关键血浆生物标志物。它为高危人群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经济高效且易于使用的筛查方法。然而,该研究的全球适用性目前有限,因为超过90%的研究对象是白人。目前正在努力对中国人群进行类似的研究,以比较不同人群的研究结果,并增进对痴呆症生物标志物的了解。
这项研究具有重大的全球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痴呆症的发病率预计会增加。它代表了抗击痴呆症的巨大进步,为治疗和干预策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