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魏忠贤是明朝天启年间的一个秉笔太监太监,虽然是太监,但他却能权倾朝野让百官为之颤抖,还能让他的上司掌印太监都甘心当自己的小弟,甚至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影视剧中的魏忠贤
古代讲究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让上司为自己当小弟在古代官场上,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魏忠贤做到了,要知道在明朝的制度下,掌印太监只对大明天子负责,只听命于皇帝,但他却对魏忠贤马首是瞻,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解释,即皇权下放到了魏忠贤这里
魏忠贤表面结党营私,培育阉党独立于东林党和皇帝,成为第三方势力,但实际上阉党的背后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魏忠贤是天启帝在朝堂上的代言人。这也是东林党人始终斗不过魏忠贤的原因,因为他们表面是在和阉党斗,实际是在和天启帝斗
之前我们也讲过,太监的权力直接源于皇帝,无论是刘瑾还是魏忠贤,无论他们有多大的权力,都是皇帝一句话可以收拾掉的。为什么天启帝要选择魏忠贤是自己的代言人而不是掌印太监,或者别人呢?原因有很多,比如魏忠贤的对食是天启帝的乳母,魏忠贤是看着天启长大的,对主情深等等
影视剧中的天启帝
影视剧中的明朝皇帝与太监
那天启皇帝为什么要将魏忠贤培育成如此权势滔天的太监呢?这我们就不得不说天启皇帝是一个很懂帝王谋略的皇帝了,他不但木工做得好,头脑也非常灵光。他知道身为皇帝自己不能亲自下场和大臣在治国上博弈,设一个大太监替自己唱白脸、当坏人才是好办法
因为这样大臣们会将怒火全部转移到太监身上,真要是魏忠贤这群阉党做的太过,天启帝也能收拾他们招揽民心,最重要的是起到了朝堂上的平衡,而不是大臣一家独大,真可谓一箭三雕。可见天启皇帝非常善于帝王之术,懂得驾驭朝堂的办法
所谓九千九百岁魏忠贤,说白了就是天启帝手中的一把匕首,用他的时候是能为天启帝除掉敌人的利器;不用他的时候就是天启帝甩锅的一把凶器。而魏忠贤这把匕首也非常的锋利,天启四年名将熊廷弼死于阉党的陷害,但这何尝不是天启帝的意思呢
熊廷弼
崇祯帝
熊廷弼作为兵部尚书,经营辽东的大将,势力和手中的军队是非常强悍的,如果不是天启帝点头,一群太监怎么能将他杀掉呢?熊廷弼死后天启帝的表现也可以证明,在熊廷弼死后,天启帝朱由校立刻派人对熊廷弼抄家,逼迫熊廷弼的儿女死于非命
熊廷弼的下场让人唏嘘,可是今天一说起熊廷弼的死,很多人立刻就能想到魏忠贤,而不是天启帝,这就是天启帝要的效果,让魏忠贤成为表面的凶器挡住自己。朱由校正是觉得魏忠贤非常好用,于是在临死前想将魏忠贤留给弟弟崇祯帝朱由检
朱由校临终时嘱咐朱由检“魏忠贤等皆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奈何崇祯帝不想要魏忠贤,他想亲自下场和大臣们博弈,他要让自己成为一把利剑去威慑大明朝的每一个官僚,所以崇祯帝在灭了魏忠贤之后,没有立刻扶持新的代言人,没人制衡东林党,最终崇祯被东林党牵着鼻子走
东林党人部分名单
结果就是崇祯帝很多时候被东林党蒙蔽,最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他也迎来了自挂东南枝的结局。崇祯帝死前幡然醒悟,留下了“文臣皆该杀”的遗言。可见没有扶持代言人,是一个封建皇帝不明智的决定,因为皇帝想杀一个大臣,不用代言人去杀,那所有人都会将这笔账算在皇帝的头上
皇帝每亲自罢免一个大臣,或者杀一个大臣,就让越来越多的大臣和皇帝离心离德,而崇祯一朝朱由检就亲自罢免了50多个内阁学士,17个刑部尚书,总督巡抚杀了18个,大臣们的愤怒就统统落到了皇帝本人的头上,结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我们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天启帝天天在皇宫里干木活不上朝,没人敢说几句,而崇祯兢兢业业十多年,就因为生了病休息了一天,却被没人制衡的东林党逼迫着写检讨,由此可见为什么天启帝会将权力下放给魏忠贤了,也能理解为什么魏忠贤一个太监敢如此飞扬跋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