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凭啥这么发达?面积世界倒数,却人均最有钱,但缺点太要命

这历史不 2024-08-06 21:56:47



要不是倪夏莲代表卢森堡出战,我都不知道有卢森堡这个国家,查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到底是谁生活在卢森堡啊!

欧洲的小国一抓一大把,卢森堡是绝对的另类!

卢森堡地少人富!

卢森堡的地盘只有两千五百多平方公里。听起来像是个乡镇规模对吧?常住人口也就六十多万,连个中等城市都算不上。

简直是迷你到极致!

然而,就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人均GDP领竟然高达13万美元。你没看错,是美元,等于近百万人民币!妥妥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把一众欧美强国甩得远远的。

法国、英国的人均GDP才四万多美元,德国五万美元出头,美国七万多美元,统统被秒成渣渣!

他们靠什么发家致富?凭啥这么牛?地理位置优越呗!

夹在欧洲最富庶的几个国家中间卢森堡,简直是风水宝地啊!光靠这一点,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轻松实现经济腾飞。别国还在苦哈哈地发展各种产业,而卢森堡已经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直接躺赢。

卢森堡人每天都在享受着来自周边富国的“馈赠”,天天过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生活,真是羡煞旁人啊。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又怎么样,轻轻松松被甩在后面。

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明明没啥像样的工业,怎么就这么富有了呢?

卢森堡凭啥?

卢森堡钢铁厂

卢森堡,一个地图上放大镜都差点找不到的地方,却凭着仅有的2590平方公里和53万人口,成了全球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扛把子。

你敢信?这地方2012年的人均GDP可是世界第一,10.75万美元!比美国那帮牛仔还高一倍多。要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证过,连他们自己都不信呢。

首先,卢森堡可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王国”,听着就霸气侧漏。钢铁产业可是他们老本行,靠着临近法国阿尔萨斯-洛林铁矿和德国萨尔煤矿这俩老大哥,他们的钢铁业可是占尽了地利优势。

他们钢铁冶炼技术也是一绝,托马斯方法那叫一个牛,精炼含磷生铁,提高了钢铁质量,还降了成本,听着是不是很高大上?靠着这门技术,卢森堡钢铁产业是一天比一天牛,出口收入也是蹭蹭往上涨。

说到这里,得提提他们大哥——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这可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总部就在卢森堡。年产量1.3亿吨,差不多占了全世界钢铁总产量的10%。

研发技术那是杠杠的,资源丰富,销售网络强大,在全球27个国家都有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了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

这不就是钢铁界的世界霸主么?

要不是这钢铁产业,卢森堡估计早就失业率飙升了。

钢铁产业解决了大批人口的就业问题,大规模企业模式加上资本密集型产业,收入也是妥妥的高。钢铁工人那可是工资高得让人流口水,这也是卢森堡人均收入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这么说吧,卢森堡这地方,说它是大公国吧,还真是实至名归。别看地方小,但有脑子。没资源?就靠技术!没市场?就走出去!

靠着这股子韧劲,卢森堡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变成了全球经济版图上的一颗明珠。

转型成功持续富足!

卢森堡中央银行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钢铁危机悄然而至,欧共体对成员国钢铁产业挥舞起限产大旗。这一记“铁拳”砸得卢森堡晕头转向,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端立马暴露无遗。整个国家的钢铁厂就像一夜之间被魔法师变成了废铜烂铁,卢森堡人都快哭成铁人泪了。

于是,政府高喊着“多元化经济”这个口号,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聪明的卢森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金融业,什么银行保密法啦,对外国公民不征储蓄利息税啦。

这些优惠措施简直让国外的钞票像雨点一样砸向卢森堡。外国资本像潮水般涌来,卢森堡都快变成富得流油的土豪了。

现在,卢森堡拥有153家银行,2103家投资基金公司,94家保险公司和273家再保险公司,四万多名金融从业人员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高达8.2亿欧元,简直能买下半个卢森堡。

私人银行业和投资基金管理成了卢森堡金融业的两大台柱子。

卢森堡摇身一变,成了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全球第二大投资信托中心。来自25个国家的142家银行都在这里安营扎寨,大家都抢着来分一杯羹。

近年来,卢森堡的基金产业发展迅猛,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达1.6万亿欧元,成为欧洲之最,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

首都卢森堡也因此被誉为“金融之都”,每次我在街上走,简直都能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钱味儿。

金融业早已取代钢铁业,成了卢森堡的财政支柱,整个行业的增加值占经济增加值的45%左右。

卢森堡不再是靠钢铁打天下,而是靠银行、基金、保险这些金融玩意儿。甚至把打造世界最具竞争力的跨境融资中心作为发展方向,向全球市场提供私人和机构的投融资产品。

业余电台转型又成功!

真是不得了,卢森堡这小地方,广播电视业那可真是从20世纪初就开始闹腾了。

1925年,可卢森堡有了第一家业余电台,想想那时候多新鲜。1931年,卢森堡广播公司应运而生,隔了两年就开始向整个欧洲送节目,这小地方变成了全欧洲的娱乐中心。

到了1954年,卢森堡不甘心只搞广播,又上了电视节目,于是公司改名叫卢森堡广播电视公司。

这名字一改,业务也跟着扩展,感觉卢森堡的小家碧玉瞬间变成了欧洲大姐大。

到1997年就更牛了,跟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下属的UFA电影电视公司联手,组建了欧洲最大的广播电视集团——RTL。

这下子,电视台和广播站遍地开花,共有34个,遍布11个国家,节目传送到40个国家和地区,每月观众人数超过2.5亿,节目覆盖整个欧洲。

这阵势,就像是卢森堡在电视节目上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向披靡。

2009年,RTL集团的营业额达到了54.1亿欧元,净利润2.05亿欧元,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那时候卢森堡的小孩做梦都能梦到自己成了电视明星,白天上学,晚上回家守在电视机前看自家的节目。

大街小巷的老人们也不甘寂寞,拿着收音机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仿佛他们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跨越了时空的界限。

小小的卢森堡,硬是靠着广播和电视闯出了大名堂。

公司员工们也是拼了命地工作,脑袋里都在想着怎么让节目更有吸引力。搞电视节目的那帮人,脑袋简直就像装了马达,一刻不停地转,搞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爱不释手的节目。

这些年卢森堡人是真的拼了,不仅在广播和电视上大展拳脚,还把卫星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卢森堡,真是小地方大作为,不服不行。

有人说想在卢森堡定居?给你看下身边的真实案例。

真实案例

我哥们在卢森堡住了快两年,真是山美水美无聊透顶,还贵得要死。

但自然环境好得没话说,他家门口就是一大片森林,还有专门的跑步路线。

不过说真的,这里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留学生放学后唯一的娱乐就是逛那个小得可怜的市中心。要不就是去体育馆挥汗如雨,大多数时候,人们宁愿宅在家里上网,简直成了终极御宅族的乐园。

语言方面,这里主要用法语和卢森堡语,德语基本上人人都会,英语普及率也高。他们学校分为本地班和国际班,国际班都说英语,本地班的语言简直乱得不行。

想象一下,两个人见面,一个用法语打招呼,另一个用卢森堡语回应,公交站名也是前一站用卢森堡语,下一站就变成法语名字了。学校里的海报和告示牌更是五花八门,有卢森堡语的,有法语的。

卢森堡的土豪多得吓人,走在街上随便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个隐形富豪。年轻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但大多数人都非常友好。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大叔用法语问路,我哥们正愁着怎么回应,结果旁边一个年轻人直接用德语接过话题帮忙解围。

这样的场景在这里简直屡见不鲜,大家都像语言魔术师一样随时切换语言。

最后,想吐槽一下这里的无聊程度。

虽然自然风光好得让人心醉,但日常生活的无聊简直要命。为了打发时间,留学生们有的研究烹饪,有的疯狂健身,还有的迷上了各种冷门兴趣爱好。有一个同学甚至开始学习如何制作手工肥皂,搞得我们天天都有免费肥皂用?

看到这还想来卢森堡定居吗?先来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整个国家就一所综合性大学,别说数量,质量倒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猜怎么着?这所大学的学生里,留学生占了一半!

这情景堪比看着自己的院子被外来物种占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无奈。

至于那些教授,他们可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人。用金钱和福利把他们一个个勾搭过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公立学校还免学费,只要你手里有那张居住证,你家的孩子就能享受免费教育。这一招,硬是把各国人士的孩子都弄来了,这日子过得就像在国际游乐场。

福利,这才是卢森堡的王牌。医疗保险、人生保险、养老保险,简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养老保险更是神奇,只要你年纪到了,就算你搬到火星上定居,也能回来领全款。

孕妇和产妇的福利更是搞笑,怀个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每个月政府给几百欧补助。再怀第二个?哎哟,补助直接翻倍!

于是你看大街上,那些非洲大妈带着一群孩子,跟带小鸡一样。

温饱问题?不存在的。产妇还能得到三次补助,怀孕一次,生产一次,哺乳一次。这些福利让这个小国变成了生育天堂。

说到安全,卢森堡被称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

假如你的背包没有拉上拉链,还有人特意跑过来提醒你拉链忘了拉。

所以,综合来说,卢森堡的生活真是“有滋有味”,每个国家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卢森堡不失一个旅居的好选择。

6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