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冷,就看大暑”,今日大暑,今年冬天冷到哭吗?看农谚咋说!“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每年公历 7 月 22 - 24 日,我们迎来大暑节气,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时期,太阳几乎直射地面,地面如同被置于一个巨大的烤炉之中,温度急剧攀升,空气湿度也随之加大,于是形成了大暑期间闷热难耐的气候特征。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大暑时节的天气状况与夏季风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夏季风作为影响我国气候的重要因素,当它强盛时,会带来充沛的水汽和大量的热量。这股强盛的夏季风,会在大暑时节造就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使得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然而,这一现象的意义远不止于当下的酷热难耐,夏季风的强盛与否及其活动规律,还对后续的季节气候,尤其是冬季的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夏季风在大暑期间表现出强盛的态势,带来丰富的水汽和热量时,往往会预示着冬季冷空气活动的增强。这种增强的冷空气活动,可能会使冬季的气温相较往年更低,寒冷的空气持续时间更长,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大的挑战。反之,如果夏季风在大暑期间表现得相对较弱,带来的水汽和热量有限,那么冬季的冷空气活动可能也会相对较弱,冬季的气温可能会相对较高,寒冷的天气持续时间较短。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智慧的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和总结,形成了许多与大暑时节天气和冬季冷暖关系相关的农谚。这些农谚是农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观察所得,是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朴素认知和总结,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这句农谚,传递了一种对季节气温变化的预测。如果在大暑节气期间,天气没有达到应有的炎热程度,没有展现出高温高湿的典型大暑气候特征,那么炎热的天气可能会延迟到立秋之后。这种气候现象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夏季风的活动不够强盛,导致大暑期间的气温没有达到预期。而到了立秋之后,随着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的调整,可能会出现一段较为炎热的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 “大暑不热,冬天不冷”这句农谚则更为直接地将大暑的气温与冬季的冷暖联系起来。如果大暑期间天气较为凉爽,没有展现出夏季应有的酷热,那么根据农民们的经验总结,当年的冬季可能会是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天。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可能是,大暑期间气温不高,反映出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的整体状态较为温和,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势力对比相对平衡,冬季风的强度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冬季的气温相对较高,寒冷天气相对较少。 “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是又一句与大暑和冬季气候相关的农谚。当大暑时节天气异常炎热时,按照农民们的经验,接下来的四个月内都可能不会出现霜降现象。这意味着冬季的气温较高,寒冷的天气较少,是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季。这种判断虽然是基于长期的经验总结,但也反映出了大暑时节的天气与冬季气候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然而,我们在参考这些农谚时,也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现代气象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理解。尽管农谚是农民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但它们毕竟是在过去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观测手段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形成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气候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现代气象学研究表明,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轨道的变化、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大气环流的异常、海洋洋流的运动、海陆分布的格局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都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气候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因此,虽然农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气候的参考和启示,但它们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现代气候的变化。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依靠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卫星遥感技术、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以及气候研究的科学方法,来更加准确地了解和预测气候的变化趋势,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科学、精准、可靠的气象服务和气候预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气候异常现象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加强对气候系统的科学研究,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术和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总之,大暑时节的天气状况与冬季冷暖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充满生活智慧和民间经验的话题,也是一个涉及现代气象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既要珍视和传承民间的农谚文化,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也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探索气候的奥秘,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