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在巴黎奥运会前的热身赛已全部结束,共进行了十三场比赛,但成绩不尽如人意,仅取得2胜11负,比赛中多次出现崩盘,球迷和国外媒体对此评价较低,有球迷呼吁张子宇、刘禹彤加入国家队。
然而,观察这十三场比赛,中国女篮的问题并非在内线。韩旭、李月汝和孙梦然都是世界级或可胜任多重角色的中锋,她们的进攻能力并无问题。实际上,中国女篮的最大问题在于防守端脚步慢,无法有效阻止对方突破和补防三分球;进攻端处理球能力不足,传接球失误多,后卫线表现不佳。
现代篮球比赛中,欧美强队选拔球员不再严格区分位置,所有球员都需具备外线进攻能力,善于持球突破和三分球。相比之下,中国女篮的三大内线李月汝、韩旭、孙梦然的脚步都不够快,换防后难以防住对手突破,而刘禹彤、张子宇的防守脚步更慢,甚至无法防守三分球。
欧美强队在防守时采用贴身紧逼、基本不换位、强调身体对抗的策略,而中国女篮则不是贴身紧逼,要求无限换位,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这虽然能减少对手突破,但也给了对手足够的传球空间。
中国女篮的主要问题在于后卫线和持球人。如果传球无法准确到达篮下,即使内线有优势也难以发挥。欧美强队更注重在跑动中寻找配合,而中国女篮则显得较为静止。以李月汝为例,她在中国女篮表现出色,但在WNBA联赛中场均仅得4分,原因正是她的持球攻能力、外线三分球能力和打球灵活度不足。
中国女篮的弱点主要在于后卫线球员如杨立维、李缘、武桐桐、杨舒予等,她们的球传导不起,无法利用突破撕开对手防线,为锋线制造得分机会。因此,当务之急是调整后卫线人员配置,因为即使中锋力量再强,无人能有效持球过半场也是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