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关于训释(训诂) 自战国至今,文...

飞双看过去 2024-07-27 09:19:54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 关于训释(训诂) 自战国至今,文字的形、义、音变化多端,恃《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古汉语词典》、百度也理解不到某些字义、文义。 必须大量阅读原著,以此认识、积累、覆盖绝大多数字,然后自身才能"触类旁通、融汇贯通",有感而发其义,这就是训诂(训释)。 《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连续地呈现了多个朝代的文字,是认识文字最好的途径。如果直接读《说文解字》或字典,干巴无味,少意境,也少文字变化过程,达不到运用之"妙"。 例如「五帝本纪」里,"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中"难"是什么意思?首先,不是难度的难;其次,唐朝司马贞说它是"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以表达安危不再";唐朝张守节说它是"有屋宇住,不再轻易死亡"。因为前一句已有死生之说,本句不必重复提死生,古文惜字如金,鲜有重复。 我的训练是,①"难"可能是一个包含变化发展意义的字。韩非子着《说难》,通篇隐含一个"见机而变",推断"难"与"变"相关。也就是司马贞说的"是非未尽","是非"相当于"矛盾","矛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②在读过的《资治通鉴》中,存亡不直接解释为死生,它指"安危"。"死生"是事物的瞬间状态,"安危"是事物会继续变化的过程状态。比如《出师表》里的"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贞没说安危是什么安危,结合张守节之说,应该是皇帝教黎庶建屋宇,解决了黎民的住,不再似从前漂泊了,实现了房屋定居。轩辕皇帝是《史记》第一个皇帝,然后尧舜禹、夏商周出,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生存的四梁八柱,实现房屋定居符合他的历史功绩。 北京大学邵永海教授在古代汉语课上也讲过多读以训释字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