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央提名德高望重的朱德同志接任国家主席,可是有一个人却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刘少奇同志更合适,这个人是谁呢? 1959年,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召开,会议的议程之一是选举新一任的国家主席。按照惯例,作为现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同志被推举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这本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就在候选人名单公布后,一个出人意料的声音打破了这一切。有人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朱德出任国家主席,认为刘少奇同志是更合适的人选。这个提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与会代表中激起了阵阵涟漪。 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朱德出任国家主席呢?要想找到答案,就不得不回溯到五年前,1954年新中国设立国家主席这个职务的时候。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如火如荼,美国公然支持蒋介石在台湾与大陆对抗,祖国统一大业困难重重、遥遥无期。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设立国家主席一职,以加强国家元首的职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红军时期的杰出领袖,毛泽东理所当然地成为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席。而德高望重的朱德同志,则出任国家副主席,与毛主席一道肩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百废待兴,万事待举。这对挚友战友不仅要带领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要指挥军队抗击外敌、捍卫国家主权。国家和军队两个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尤其是对毛主席而言,身为党的最高领袖,他不仅要谋划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更要花费心力推进党的建设,开展整风运动,纠正党内的不正之风。日理万机之下,毛主席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渐渐地,这位年过半百的伟人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据当时的一些老同志回忆,毛主席在工作中时常流露出疲惫之色,头发也日渐花白。虽然思维依旧敏捷,但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了。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日益增长的年龄,毛主席萌生了卸任国家主席职务的想法。他先后多次向中央表达这一意愿,希望能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许多同志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国家主席这个职务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而毛主席无论从威望、能力还是经验上看,都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谁也替代不了。于是,中央一次次婉言相劝,希望毛主席再三考虑。 1959年4月,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即将召开,国家主席人选备受关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封署名朱德的信递到了时任总书记邓小平的案头。信中,朱德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主席人选的看法,认为刘少奇同志是更合适的候选人。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高层引起不小的震动。大家想不通,作为毛主席多年的亲密战友,朱德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主动请缨、力荐他人?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不得不追溯朱德战斗的一生。早在革命年代,朱德就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井冈山起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他们携手缔造了"朱毛不分家"的传奇佳话。回望朱德的峥嵘岁月,鏖战沙场、建树颇丰,堪称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论资历、论贡献,他绝对是出任国家主席的不二人选。 然而,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让。究其原因,朱德在信中直言不讳:自己已是古稀之年,虽然思想尚属清晰,但记忆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精力也难以应对繁杂的国事。日理万机、操劳国事,恐怕会力不从心、难以胜任。倘若因个人状态影响到国家发展,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与之相比,刘少奇同志虽然资历略逊一筹,但正值壮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完全有能力挑起国家主席的重担。更重要的是,刘少奇同志一贯严于律己、勤勉工作,在党内外都有很高的威望,是国家主席的理想人选。作为革命前辈,朱德愿意放下个人的荣誉感,全心全意地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事实上,刘少奇比朱德年轻十多岁,当时正值壮年。无论是从体力还是精力上看,刘少奇都要比朱德更有优势。再者,刘少奇同志也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特别是在大跃进运动中,刘少奇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挽救困难局面立下汗马功劳。由他出任国家主席,可谓人选相宜、各方受益。 1959年4月2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会上,刘少奇高票当选为国家主席,朱德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至此,新中国国家领导层顺利完成新老交接,在历史的舞台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决定,既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也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不计个人恩怨、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