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晚清重臣张之洞病重垂危时,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不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主要信源:人民资讯 2021年8月19日 《一得斋记|晚清两位重臣的遗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晚清动荡的岁月,见证了一个帝国的没落与新时代的曙光。他就是张之洞,一个身处乱世却始终坚守理想的人。 张之洞的一生,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晚清时期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出身边境的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全国第三。然而,这并未让他满足。“平生不做第二人想”成为贯穿他一生的信念,驱使他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洋务运动的浪潮中,张之洞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卓识。当许多大臣因为前途未卜而裹足不前时,他却勇敢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聘请西洋设计师到选址工厂矿山,从指导产业发展到创办学堂,张之洞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有力。他开办的汉阳钢厂、湖北织布局等项目,不仅在当时效率卓著,质量上乘,甚至在多年后的抗战时期,仍有部队使用汉阳铁厂生产的钢枪。 张之洞的开明思想在戊戌变法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不仅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朝廷弊病的批评,还将自己管辖的湖北省变成了维新派的根据地。 即使在变法失败后,当全国上下对维新人士避之不及时,张之洞依然勇敢地四处奔走,营救被捕的“戊戌六君子”。这种敢于坚持正义的精神,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真正的仁人志士的品格。 张之洞的所作所为,并非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无论是推行洋务还是支持维新,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从未想过借机培植自己的势力。这种无私的品格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即便有人将他比作“最能对朝廷产生威胁的人”,慈禧太后对他的信任却丝毫未减。 张之洞的为官之道堪称典范。他不好大喜功,不掩饰过错,有错则改,无则自勉。正是这种恪守内心、坚守正道的精神,让他在步履维艰的官场中始终保持清廉,未曾犯下大错,也未被后人诟病。 在张之洞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留下了一份饱含智慧与责任的遗嘱。他告诫子孙无需为其死亡而悲伤,因为他一生勤勉为官,不谋私利,问心无愧。他希望后人能够铭记国恩,传承家风,明辨是非,不争财产,不入下流。这份遗嘱,不仅是对家人的嘱托,更是对整个民族的期许。 张之洞的一生,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著作,记录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他在科举制度中脱颖而出,却又能够超越传统,拥抱新知;他坚守儒家思想,却又能够理性地看待西方文明;他忠于朝廷,却又敢于支持变革。这种种看似矛盾的特质,恰恰构成了张之洞复杂而丰富的人格魅力。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工业的贡献,在后世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道:“中国的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句话不仅是对张之洞个人的赞誉,更是对那个时代中国先驱者们的集体致敬。 回望张之洞的一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官员,更是一个坚持理想、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之际,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在新旧交替之时,他成为了沟通中西的桥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动荡年代,只要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就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张之洞的一生,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晚清的黑暗,也为后人指明了方向。他的智慧、勇气和担当,成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张之洞的形象依然鲜活,他的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继续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