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蔡元培的妻子刚去世,为什么他就贴了征婚启事? 1900年的一天,北京西城区一处宅院门前围满了人,大家伸长脖子往里张望,议论纷纷。原来是这宅子的主人蔡元培在门口贴出了一张颇为特别的征婚启事,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时年32岁的蔡元培是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江浙一带颇有名气。不久前他的妻子王昭因病去世,留下蔡元培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消息传出,婚介人就纷纷上门,希望这位才俊能续弦。 然而蔡元培并不想随意再娶。他的内心有一杆秤,衡量的是一段怎样的婚姻才是理想的。于是屡屡婉拒,不胜其扰的蔡元培索性提笔写下这份征婚启事,表达自己的择偶标准。这份征婚启事可谓独树一帜。上面写道:结婚对象一不能缠足,二要识字,三遵守一夫一妻制,四丈夫死后妻子可再嫁,五性格不合可随时分开。这在当时可谓是奇闻,三教九流的人都跑来观望,议论这位书呆子究竟是何方神圣,条件未免太过苛刻。 在那个时代,女子缠足是举国风尚,不缠足的女性屈指可数。而"夫唱妇随""从一而终"更是根深蒂固的观念。蔡元培的要求无异于异想天开。媒婆们也都摇头叹气,这样的条件,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女子? 蔡元培却不以为然。这份征婚启事看似简单,背后却饱含他的婚姻理念。在他看来,夫妻应当平等相待,妻子须具备独立人格,婚姻要建立在感情和灵魂的契合之上。这一点,恰恰是他痛失爱妻后的深刻感悟。 蔡元培的首段婚姻,是在家人的安排下草率定下的。大婚前他甚至没见过王昭一面。两人的生活状态,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主仆。王昭虽是大家闺秀,却谨小慎微,把丈夫奉为主子,把自己视为"奴婢"。这让崇尚男女平等的蔡元培无法接受。 为了引导妻子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蔡元培想尽了办法。他不止一次告诫妻子,夫妻之间无需如此生分。并写下"夫妻公约",力图在生活中落实男女平等。经过不懈努力,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然而好景不长,深明大义的王昭最终英年早逝。 痛失爱妻的蔡元培并不急于续弦,但世俗的压力却接踵而至。一波又一波的媒婆登门,令他不胜其扰。于是,他才下定决心,择一位志趣相投、思想先进的女子再度结合,以践行自己心目中婚姻的理想模样。 蔡元培这份特立独行的征婚启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人们惊异于他的"洋思想",更有甚者认为是惑世盗名之谈。但这位志在改革婚姻陋习的学者并不在乎世俗眼光。他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个灵魂相通的知音人的出现。 蔡元培对理想婚姻的执著追求,源于他与王昭短暂却坎坷的婚姻生活。1889年,在父母之命下,蔡元培迎娶了王昭。大婚前夫妻二人素未谋面,蔡元培很是不满,但碍于孝道也只得接受这桩婚事。 新婚燕尔,王昭端庄贤淑,却处处透露着保守迂腐的影子。她对丈夫毕恭毕敬,自称"奴家",把自己摆在了仆人的位置。蔡元培对这种主仆式的相处很是无奈,几次三番告诫妻子无需如此生分。 为了改变现状,蔡元培做出了诸多努力。他写下"夫妻公约",殷切希望能与妻子平起平坐。在他的悉心教导下,王昭渐渐抛弃了旧式观念,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然而天妒英才,50后的王昭抱恨离世,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婚姻。 蔡元培虽仍需续弦,但他暗自发誓,今后的妻子必须与自己志趣相投。190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蔡元培邂逅了黄仲玉。这位才女不仅精通诗词,还颇有书画功底。一见倾心的蔡元培通过朋友提亲,得知黄仲玉也早有仰慕之意。两人一拍即合,很快步入了婚姻殿堂。 与黄仲玉的结合,让蔡元培找到了真正的知音。夫妻二人朝夕相处,却不拘泥于鸡毛蒜皮。黄仲玉继续追求自己的事业,蔡元培则在外披荆斩棘。一次聚会上,两人兴致大发,以诗酬唱,妙语连珠,令在场的友人无不称奇。 然而,事业的蒸蒸日上背后,黄仲玉却难掩身体的亏虚。为了不耽误丈夫的工作,她忍痛隐瞒病情,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庭中。蔡元培虽察觉端倪,却因公务缠身无暇顾及。直到1921年,黄仲玉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撒手人寰。 噩耗传来,蔡元培悲不自胜。他放下手头的工作,日夜兼程赶回家中。然而为时已晚,爱妻已经长眠于九泉之下。蔡元培伏在黄仲玉的墓前,泣不成声。他深深懊悔自己的疏忽,悼念妻子对他事业的支持。 在后半生,蔡元培再未续弦。即便偶尔想起,他也会说"仲玉在天之灵不会同意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呼唤黄仲玉的名字。这个曾经把改革女子教育视为己任的启蒙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白头偕老"的真谛。 蔡元培短暂却传奇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理想婚姻的不懈追求。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打破传统桎梏的勇气,也感受到了志趣相投的美好。蔡元培特立独行的婚姻观,或许给后人以诸多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