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林语堂(公元1895-1976年)到庐山避暑。 一次聚会中,他结识了正在中国旅游后来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当天晚上,林语堂邀请赛珍珠到他下榻的旅店吃饭。一个“西洋通”,一个“中国通”,两人从庐山风光到文学创作,谈得十分投机。当时,赛珍珠正想在中国物色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用英文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她希望这本书既能真实地揭示中国文化的优根和劣根,展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又能在技巧上具有适合西方读者口味的那种幽默风格和轻松笔调。林语堂说:“我也很想写一本书,说说我对于中国的观感。”赛珍珠听了喜出望外,当即聘请林语堂为她的特约撰稿人。. 两年后的一个夏天,林语堂再次来到庐山。这次庐山之行,林语堂不像上次那样轻松闲适,终日留连于奇峰云灤之中,他是来寻找创作灵感的。林语堂夜以继日地在山上用英文写了一个月,《吾国与吾民》 终于脱稿了。书稿交赛珍珠后不久,就在美国纽约出版,当年就名列美国畅销书榜首,之后又不断再版。《吾国与吾民》在美国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除了赛珍珠的极力推荐外,与庐山秀美的风光不无关系。林语堂说:“是庐山给了我写作的灵感。”赛珍珠亲自为该书撰写序言,称林语堂是“根蒂巩固地深植于往昔,而丰富的鲜花开于今代”的中国现代作家。庐山秀丽风光给予林语堂的写作灵感,带着丰厚的历史馈赠,陪伴着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他经常把他对庐山魂牵梦绕的缕缕情思,浸透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