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被俘,大声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日军旅团长轻蔑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8-07 18:38:37

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被俘,大声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日军旅团长轻蔑地说“好”,递过军刀,齐将军夺过刀刺向自己:“求仁得仁,又何怨!”敌人大惊失色,急忙把刀抢去。 齐学启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童年在父亲齐璜的故事中度过,齐璜曾是一个留日学者和同盟会的成员。 小小的齐学启在村里的溪边捉鱼和攀爬果树,同时听着父亲讲述关于世界各地的故事,这些故事激发了他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后来,他被送往长沙的美国圣公会幼稚园,在这里他首次接触到了英语,显示出学习语言的天赋。 1920年,满怀对电气工程的热情,他远赴美国继续深造。 生活在美国的经历并非如他所愿,他所遭遇的种族歧视让他深感挫败,也重新点燃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这种思考最终促使他放弃了原本的学业,转而进入了诺维斯军事学校,决心从军报国。 在军校中,齐学启不仅学习军事策略和战术,还培养了领导力和忠诚精神。 毕业后,他回到中国,迅速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崭露头角,他先后担任骑兵团团长及宪兵六团团长,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 在骑兵团团长任上,齐学启深知骑兵的重要性,他不仅注重战术训练,更注重提升士兵们的士气和忠诚。 他经常亲自参与训练,与士兵同吃同住,赢得了部下的尊敬和信任。 转任宪兵六团团长后,他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国内治安任务,他巧妙地处理了多次民间抗议和政府指令之间的矛盾,表现出高超的政治和军事双重智慧。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齐学启见证了日军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占,这一事件彻底激发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感,也使他的军事生涯进入一个全新的、紧张的阶段。 作为宪兵六团的团长,齐学启在军队中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他的团队经常被派往各地维持秩序,面对民族危机,他的决策和行动展示了他对保护国家的坚定承诺。 国民政府对十九路军发出了“忍辱求全”的命令,试图避免与日本的全面战争。 齐学启视这一命令为民族大义的背叛,他毅然决定支持抗日的十九路军。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齐学启秘密地会见了十九路军的指挥官,两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交换了战场信息和策略,最终形成了一个协同作战的计划。 齐学启的行动不仅限于战略层面,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亲自带领部队奔赴前线,与敌军交火,他的部队在闸北地区与日军激战,虽然资源和装备不足,但在齐学启的带领下,他们发挥出惊人的抗战能力。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齐学启被任命为新编第三十八师的副师长,这支部队被紧急调往缅甸前线,以支援在那里抗击日军的盟军。 在缅甸的仁安羌地区,日军企图切断盟军的补给线,重创盟军的战斗力。 齐学启带领他的部队在茂密的丛林中进行了一场突袭,成功地击退了一支正准备进攻的日军部队。 1943年,齐学启与他的部队在缅甸北部的山区与日军展开激烈交战。 在一次意图突破敌人封锁线的行动中,齐学启不幸落入了日军的伏击圈。 面对重重围困,他与部下奋战数小时,直至弹尽粮绝,最终被日军俘虏。 这一天,天空灰蒙蒙的,大雨如注,泥泞的山路上,齐学启虽身受重伤,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不移。 在被俘后的日子里,齐学启被关押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战俘营地里。 这里条件极其恶劣,简陋的竹棚几乎挡不住风雨,俘虏们的食物是稀薄的稻米汤,配以偶尔的野菜,生活在此处的战俘们饱受疾病和饥饿的折磨。 齐学启的到来,改变了战俘营的氛围,他用坚定的声音向同被俘的战友们讲述抗战的意义,鼓励大家要保持信念,相信胜利终将到来。 日军看中了齐学启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试图利用他进行宣传,希望通过他来瓦解其他中国战俘的斗志。 他们承诺给予齐学启优待,甚至提供机会与日本高官会面,以换取他的公开合作。 齐学启坚定地拒绝了所有诱惑,一次,日军高官在一次审讯中向他递了一支烟,试图以此拉近关系,齐学启冷冷地推开了,高声说道:“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 日军高官一边轻蔑地审视着面前这位齐学启,一边故意拔出他腰间的战刀,刀刃在灯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 他缓缓地将战刀递向齐学启,目光中带着挑衅和侮辱的意味,仿佛在说:“你这个中国将军,还有何种选择?” 齐学启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他的双手被粗糙的绳索捆绑,但这并未阻碍他的决断。 他的目光锁定那递过来的战刀,突然间,他用尽全身力气向前一扑,右手猛地握住刀柄。 在所有人瞬间的惊愕中,齐学启用尽所有的力量,将刀尖对准自己的腹部,试图以此维护军人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耀。 日军旅团长及其随从没想到齐将军会有这样的行动,他们本以为这种举动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屈服,但齐学启的行为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旅团长旁边的副官们见状,心中一惊,连忙上前,一左一右地抓住齐学启的手臂,用力夺回了战刀。 日军旅团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内心的轻视转为了某种复杂的尊重。 他命令手下将齐学启重新捆绑,并下令将他转移到战俘营,而不是就地处决。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