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R]后浪出品的《马利纳》封面是一只黑色的蝴蝶停在粉色的蝴蝶兰花朵...

泽睿谈文学 2024-08-11 15:26:25
[向右R]后浪出品的《马利纳》封面是一只黑色的蝴蝶停在粉色的蝴蝶兰花朵之上,乍一看,有一些悬疑与恐怖的气息缠绕其中,但如果翻开整本书,去理解文本和作者这一生的故事,封面便自然有了一种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蕴在其中。 [向右R]蝴蝶兰的花语是“我爱你”。提及作者英格伯格·巴赫曼就不得不提起著名诗人保罗·策兰。1948年,22岁的巴赫曼在维也纳攻读哲学博士学位,5月他和诗人保罗·策兰在维也纳相识相爱。如巴赫曼在1949年信中所写: 我可以比别人更能理解你的诗歌,因为我们曾经在里面相遇,从那以后,贝娅特丽克丝巷不复存在。 [向右R]尽管他们的相处时间只有两个月,保罗·策兰因为是犹太难民不能留在奥地利,最终流亡去法国。之后两人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在后来的20多年间,他们都在文学诗歌上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成为了德语战后诗歌的重要代表。 [向右R]而小说《马利纳》的故事就发生在贝娅特丽克丝巷26号,小说开头就特意强调“今天”的维也纳,使用“今天”的词语更像是作者弑己的开端,大段的篇幅去描述维也纳的这条街道,那让自己呼吸出现不规律起伏的地方,“过去这里曾一度洋溢着旧时的香气,而这股香气如今已经无迹可寻。”回忆视线不断扫描下,伊万、我、马利纳的故事在这条街上徐徐展开。 [向右R]《马利纳》是巴赫曼1971年发表的“死亡形式三部曲”中的重要作品,也是她在生命最后三年中创造的“精神和想象的传记”。全书通过主人公“我”叙述视角,她徘徊在同居伴侣马利纳和所爱的伊万之间的日常生活。这本书的三边人物关系值得去深入探讨。与伍尔夫的《奥兰多》和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相比,有诸多相似之处,作者延续了意识流作品中诗意般的优美文字,与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和政治语境下的呈现,把“我”日常生活碎片与思想串联起来,通过对自我内心世界剖析把情感的纠结破碎与悲观思维编织在三人交流中。 [向右R]无论是对伊万,还是对保罗·策兰,巴赫曼在小说和书信中都不吝展现自己的幸福,而策兰的诗句也会经常出现在小说描绘的场景中。 伊万与我:一个汇合中聚焦的世界。 马利纳与我,因我们合二为一:一个离散中的世界。 [向右R]三个世界,没有人能把主人公从墙的裂缝中救出,生活无法重演,爱情不能拯救一切,浮在半空的幸福最终还是被淹没一切,当“深入在我们之内的钟”不能再敲响,“相互存在”最终只有死亡相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