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迟、杖毙、站笼…走进古代酷刑现场

健柏谈文学 2024-08-12 16:16:24
- 关于古代酷刑,有很多民间传说和影视演绎,这本《清代刑罚研究》以清史稿等史料为基础,深入挖掘报刊、文学作品、图片、日记等不同文献,运用史图互证、文史互证等研究方法,对清代刑罚的种类、执行过程、刑罚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作者不仅関注典章制度的规定,更着重于刑罚现场、行刑过程等细节,将枯燥的典章制度与生动的历史场景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代刑罚的生动图景。 - 1、揭开古代刑法的神秘面纱 - 本书不仅介绍了清代常见的刑罚,如杖刑、流刑、s刑等,还深入探讨了锁带铁杆、石礅刑等较为冷门的刑罚,以及斩刑、凌迟等刑罚的执行过程。其中,斩刑的执行过程尤其引人入胜。作者引用了英国外交官密迪乐的记录,详细描述了斩刑的执行过程,包括刑场的布置、刽子手的动作、犯人的反应等,生动地展现了斩刑的残酷和血腥。此外,本书还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对锁带铁杆、石礅刑等刑罚进行了详细解读,揭开了古代刑法的神秘面纱,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 - 2、澄清对清代刑罚的误解 - 由于清代刑罚的残酷性和神秘性,以及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对清代刑罚的渲染,导致人们对清代刑罚存在诸多误解。例如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凌迟,其实运用得并不多,而实际上斩刑和绞刑更为常见。本书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和分析,澄清了人们对清代刑罚的误解,还原了历史的眞相。 - 3、填补学术研究空白 - 长期以来,学界对清代刑罚的研究多集中于典章制度,而对刑罚现场、行刑过程、刑罚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这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将研究视角转向刑罚的实施过程,深入分析了刑罚对个体的身心影响,以及对社会的震慑作用,为我们理解清代刑罚提供了新的视角。 - 理论层面,这本书将刑罚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刑罚与皇权、司法、社会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刑罚的社会功能和历史演变规律。现实层面,过去的司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立法经验和教训。例如晚清“就地正/法”章程的颁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犯罪的作用,但也导致了重刑的滥用。这警示我们在现代法治建设中,要避免重刑主义的倾向,坚持法治与人權并重,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