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遇到了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傅斯年是当时北大的风云人物,伟人很想与其讨论些政治和文化问题,结果遭到了对方的轻视,然而二十多年后,两人又在延安相遇了,那是怎样一番情景? 1918年夏天,伟人从湖南老家来到北京,经老师杨昌济引荐,李大钊给了伟人一份北大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月薪八块大洋,与北大那些大教授们的几百大洋相比,伟人的月薪着实寒酸。 然而伟人毫不在意,伟人感兴趣的是从此可以与北大那些知名人物讨论些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问题了,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名人。 然而,令伟人失望的是,这些大人物根本就没时间或者不屑于倾听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的湖南土话,伟人当时不过是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受轻视也不意外。 但伟人却看出了另一层意思,他写信给朋友说被傅斯年、罗家伦欺骗 了,他们并不像他在长沙耳闻的那么优秀,伟人从傅斯年等人的言行中看出了书生误国一面,也许从那时起,伟人就判断出了想改变时局,唯有枪杆子出政权。 而傅斯年确实如此,他不仅轻视伟人,对伟人领导的革命队伍也颇有微词。 1932年9月18日,傅斯年在《独立评论》发表《“九一八”一年了!》政论文章,认为国民党腐化堕落,天怒人怨,国势颓危。可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下,却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有人提出共产党是否可以,傅斯年说他们也没有建国之能,只是洋八股。 然而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再相遇时,一切都已是另一番情景。 1945年,傅斯年到访延安,此时伟人已经是我党的领袖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北大的穷小子。 伟人十分地热情,邀请傅斯年来自己的窑洞做客,会谈中,毛泽东毫不在意自己当年被傅斯年等轻视的经历,反而盛赞了傅斯年对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作出的贡献。 伟人还开玩笑说当年傅斯年自比西楚霸王,而傅斯年则巧妙地回复说: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面对傅斯年这么机智的回答,伟人哈哈大笑。 会谈结束以后,伟人给傅斯年写了一首唐诗《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后两句很妙,伟人一生嗜书如命,读的书比谁都多。 1949年傅斯年跟随蒋介石前往台湾,一年后却气绝身亡。傅斯年一生也读了很多书,然而他却误在沾染上了知识分子的缺点、弱点。 看来伟人送他的唐诗,他没看明白。
傅斯年不赞同共产主义,当然也不亲近教员,因为他是胡适学生。此外,这人留学本科开始是学物理的,当时前沿相对论、量子学都学习过,后来转学哲学和语言学的。
从那时候起,图书管理员就是一个神圣的岗位![赞]
这些民国的大师们 ,除了嘴上功夫 ,哪个是实业救国 ,科技救国 ?整天在故纸堆里 ,能挡住日倭枪炮 ?胡适喊出割让东北给日酋 ,是救国吗 ?
知识分子弱点是理想化,什么事情干不了。
伟人也是知识分子可天下所有知识分子也不如他,胸怀天下一心为民,能走二万五千里长征,所有的将帅都以他为中心毫无质疑,天下所有门类他都是大家就问你服不服。
所谓的大师,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没有一丁点作用。反而利用公费为自己谋学位,镶金边。
其实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有些知识分子,可能只有理论,要他动手干肯定不行。但他的理论对他人或者有指导作用,正反两面都可能有。没有各种思想理论的交锋碰撞,很难会出现大师。
知识分子难堪大任
任何事情都要和自身的国情相结合!每个人也是如此
读书使人睿智,不过也有读书读傻了的。
书呆子没有判断力。和决断力。
致敬伟人
作为知识分子,傅无可厚非,但他不是政治家,我们不要太苛责!
胡适,傅斯年之类只是一介书生,那懂政治?
主席的这首《焚书坑》要用湖南方言读就压韵了,虚、居、书尾音都为u。
傅斯年很有本事
百无一用是书生
写了首唐诗
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知识分子都是自视清高,不能和现实相结合。所以靠不住。
都是时代的弄潮儿
没有知识分子,我们有“两弹一星”?
“图书管理员”,这个位置出伟人。
后来去了台湾
傅斯年看不出唐诗?谁告诉你?
伟人读书是救国救民,文人读书是纸上谈兵,岂能救国?
政治和科学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