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李先念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曾提出一个问题:阿尔巴尼亚拿中国那么多东西,打算什么时候还?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爆发了前所未有的论战。原本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老大哥"和"小兄弟"反目成仇,在意识形态、路线斗争等问题上针锋相对。这场空前的决裂,迫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作出选择:是继续追随苏联,还是转而支持中国?大多数国家选择了苏联这个"头号老大哥",但也有少数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同而支持中国。 就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为这场论战而纷扰不安之际,一个位于欧洲巴尔干地区的小国挺身而出,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立场的支持。这就是阿尔巴尼亚。作为欧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就早有耳闻。她同样面临着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捍卫社会主义的难题。因此,当苏联在公开场合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时,阿尔巴尼亚勇敢地站了出来,对中国进行了坚定的辩护。 一位常驻阿尔巴尼亚的中国外交官曾回忆说,当时他作为中阿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亲眼目睹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情谊。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对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充满了善意和好奇。他们佩服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所取得的成就,支持中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对中国的国际主义精神充满敬意。不同于其他把中国视为威胁和对手的国家,阿尔巴尼亚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这让这位外交官深受鼓舞,他相信中阿两国的友谊必将在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基础上越结越深。 阿尔巴尼亚的正义之举大大感动了中国。尽管中阿两国相距万里,文化和语言完全不同,双方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也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将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把远在欧洲的阿尔巴尼亚视为"社会主义的明灯",两党两国关系空前密切。 然而,阿尔巴尼亚对中国的支持却招致了苏联的报复。为了惩罚这个"不听话"的社会主义小兄弟,苏联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单方面撕毁协议,撤回全部驻阿专家,中止各项援助。这对经济基础薄弱、百业待兴的阿尔巴尼亚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遭遇感同身受。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在第一时间向阿方伸出了援手。尽管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仍十分艰苦,但中国政府还是尽己所能,勒紧裤腰带,通过提供物资、装备、资金等方式帮助阿尔巴尼亚渡过难关。 这些无私援助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深厚情谊。在中国人民心中,阿尔巴尼亚的仗义之举值得铭记,中阿真挚而牢固的战斗友谊值得倍加珍惜。中国坚信,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创造美好的明天。 然而,中阿友谊的美好愿景很快就遭遇了严峻考验。1978年,中国政府作出一个令人惋惜的决定: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这一决定引发阿尔巴尼亚强烈不满,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1969年时任中国副总理李先念访问阿尔巴尼亚时的一件往事。 当时李先念带着对阿尔巴尼亚的友好情谊踏上了这片土地。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抵达不久,前任驻阿大使耿飚向他反映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情况。耿飚用略带忧虑的语气说,阿尔巴尼亚方面似乎并不十分尊重中国的援助。他在视察中发现,中国援助的大量化肥被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无人问津,任其日晒雨淋而变质。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国援助的上好棉花并未用于改善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而是被加工成服装,再销往中国牟利。 在与阿尔巴尼亚官员的会谈中,李先念委婉地提出,中国历年来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不知阿方有何打算?令李先念没有想到的是,阿方对此显得十分诧异,一位部长级官员竟然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从未考虑过"偿还"的问题。在随后长达六个小时的会谈中,阿方官员反复提出希望中国提供更多援助,却对李先念的问题避而不谈。 李先念对这样的态度感到非常失望。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既是出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也是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朴素愿望。 李先念访问归来后,将阿尔巴尼亚方面令人不安的种种表现如实报告。中国政府对此深感失望,认为阿方在利用中国的真诚友谊。尽管如此,出于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考虑,中国还是一如既往地向阿尔巴尼亚提供帮助。然而,阿方的态度非但没有转变,反而变本加厉。在双方交往中,他们经常提出过分的要求,在中方无法满足时又流露出不满情绪。1978年,中国政府宣布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全部援助。 李先念1969年访阿时提出的那个问题,成为了中阿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它揭示了双方在处理国家关系时的认知差异,也反映出受援国对援助国应有的起码尊重。任何国家都不应把对方的善意当成理所应当,更不能视之为获取利益的筹码。只有在平等、互利、互尊的基础上,国家关系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种垃圾国家,断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