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y今年不断灌输一个求职理念:
矩阵式求职,不要只盯着看一个领域。
如果你今年的求职目标不是泛体制(传统央国企、交易所),而是主要面向市场化机构。
那么我了解的是,绝大部分同学的求职期望,无外乎是满足“平均起薪在25万+大公司/大平台+有一定职业成长性”这三个条件的岗位。
只要能满足条件,同学们是不在乎在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招商银行总行/招银理财等股份制银行/中金华泰等券商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如果你也是如上所述,那么矩阵式求职就是最适合的策略。
【非技术岗位的工作本来就是经验活,没有什么门槛】
但凡一个工作了5年以上的人,应该都会认同我说的,绝大部分非技术岗的工作是没有所谓的门槛的,更多的是经验的差异。
只不过,在招聘的过程中,HR强行把岗位职责做了拆分,从无到有的“创造了”很多新的岗位名称。
商业分析和财务BP有很大的区别吗?投行和研究所有很大的区别吗?
从应届生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有,但从一个企业的中层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团队越精简的企业,界限越模糊,简称“啥都要干”。
很多财务BP的人,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从事经营分析。
投行的人跳槽去战略投资之后,很多时间也在做行业和公司的研究。
大家只是经验差异而已,不是能力gap。
【学历相关、履历相关、能力相关,是矩阵式求职策略的核心】
选岗是求职辅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什么样的岗位可以投递?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
学历相关、履历相关、能力相关,三个岗位条件中,你能满足两个,就可以投递。
学历相关指的是所学的专业与所投递岗位是关联的;履历相关指的是实习履历中,至少有一段是直接与所投递的岗位方向是关联的;能力相关指的是,过往学习/实习履历所习得的技能,与所投递的岗位是关联的。
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面试官最关心候选人的“学历/履历/能力的可迁移性”,他需要评估,你入职之后能不能满足工作职责的需要。
【对所面试的岗位的理解,是击穿面试官心理防线的“核武器”】
非技术岗的招聘,总是会“放”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匹配的人进来。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与岗位“不太匹配的人”,之所以能够拿到offer,是因为他们展现了对所求职岗位非常专业的认识,包括工作职责、能力画像、职业发展。
在面试中不断的阐述自己对岗位的理解和认识,让面试官相信“你真的很懂”,往往就是击穿面试官心理防线的“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