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于1983年离世后,留给世人最后一张照片。 1901年冬日,林巧稚出生在福建鼓浪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母亲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对女儿并不喜爱,甚至萌生了抛弃的想法。所幸林巧稚的父亲林良英接受过西方教育,他视女儿为上天赐予的礼物,为其取名"巧稚",意为巧夺天工、纯洁无瑕。 林巧稚自幼聪慧,接受过良好教育。她先在女子学校求学,后又考入了鼓浪屿高等女子示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她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医学知识。医学的神奇和高深,让林巧稚如沐春风,更坚定了她投身医学的决心。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很快就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1921年,怀揣着成为一名出色医生的梦想,林巧稚报考了远在北京的协和医学院。那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之一,林巧稚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在入学考试的最后一科英语考试中,偶然的一件事让林巧稚错过了宝贵的答题时间。原来,同考场的一名女生突然呕吐,神色痛苦,似乎十分不适。林巧稚见状,立即起身去搀扶照料这名女生,并安抚她的情绪。等林巧稚回到座位时,考试时间所剩无几,她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题目。林巧稚心里清楚,这场考试的失利,意味着与心仪已久的协和医学院擦肩而过。但她并不后悔,在她心中,挽救他人生命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林巧稚的无私善举深深打动了监考官。这位监考官为人正直,他了解了事情原委后,特意向协和医学院写了一封推荐信。在信中,他详细叙述了林巧稚舍己救人的事迹,由衷赞叹她医者仁心的崇高品质。院方对此印象深刻,在综合考量林巧稚其他科目的优异表现后,破格录取了这位充满爱心的女孩。 就这样,林巧稚以特殊的方式,踏入了通往医学殿堂的大门。从那时起,她就明白,成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一颗悲悯之心、无私奉献的胸怀。 1940年,林巧稚学成归国,然而故土早已战火纷飞。北京协和医院被迫关闭,林巧稚便在北京一个简陋的胡同里开设了一间妇科诊所。在那个物资匮乏、人心惶惶的年代,林巧稚的诊所成了贫苦妇女的希望所在。六年间,林巧稚手写的病例累计达到八千多份,每一份都饱含着她对患者的关爱和悲悯。 在诊所里,林巧稚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病患,其中不乏令人心酸的故事。有一位产妇家境贫寒,连生了几个女孩都被婆家嫌弃。这一胎好不容易盼来了男婴,产妇却难产,大出血不止。林巧稚连夜为她做了手术,救下了母子二人。面对产妇的感激涕零,林巧稚只是微笑着说:"你们平安就好,这是我应该做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林巧稚给了那位母亲做人的尊严,也给了那个家庭新的希望。 1960年,一封来自内蒙的求助信,把林巧稚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医学难题面前。信中提到,一位名叫焦海棠的产妇,已经历过五次怀孕,但前四次的孩子都夭折了,其中三个都是出生后全身发黄,不久便离世。焦海棠绝望之中给林巧稚写信,恳求这位妇产科泰斗施以援手。 看完信的林巧稚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种叫做"新生儿溶血症"的疾病,俗称"新生儿黄疸"。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这几乎是一个不治之症,婴儿的存活率微乎其微。作为一名严谨的医者,林巧稚面对这个难题也颇感棘手。但她不忍看到一个家庭再次陷入失子之痛,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 她废寝忘食地查阅资料,向其他医学专家请教,搜集病例,总结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换血疗法"。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即使是林巧稚的同事也表示风险很大,劝她再三考虑。但林巧稚坚持己见,她说:"作为医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在得到焦海棠的同意后,林巧稚为这个濒危的婴儿实施了"换血疗法"。 手术的过程紧张而漫长,林巧稚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终于,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手术大获成功!这是中国首例成功运用"换血疗法"治愈新生儿溶血症的案例,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焦海棠喜极而泣,她的孩子终于可以健康成长了。 岁月流转,林巧稚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的高超医术和无私奉献,为她赢得了"妇产科圣手"的美誉。然而她从未停下脚步,即便到了晚年,仍然牵挂着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弥留之际,她嘴里还在呢喃"产钳"、"孩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心里装着的还是那些娇弱的婴孩。临终前,林巧稚把毕生积蓄三万元悉数捐给了医院的幼儿园和托儿所,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 "万婴之母"的称号,是林巧稚用一生的努力换来的。在她的手中,五万多个新生命平安降世。这其中,不乏一些后来名扬天下的人物,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就是林巧稚接生的婴儿之一。还有许多其他名人,也曾在襁褓中感受过林巧稚手心的温暖。这些新生命,如同希望的种子,在林巧稚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灿烂的人生之花。 1983年,林巧稚与世长辞,享年82岁。"白衣天使"林巧稚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以她无私无畏、救死扶伤的人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