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英雄为救毛泽东,不幸中弹被俘,敌人用尽酷刑未果,便割下她的头颅,结果是“一尸两命”。 伍若兰同志是一位英勇无畏的革命女性,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介绍她的事迹时,我们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不能刻意夸大其词或虚构内容。 伍若兰出身于湖南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革命理想怀有憧憬。1924年,她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学习,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毕业后,她回到家乡耒阳从事革命工作,成为当地有名的女共产党员。 1928年,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进驻耒阳。作为部队宣传干部,伍若兰以知识渊博闻名,深得朱德赏识。在共同的革命理想感召下,他们摒弃年龄差距,结为夫妻,开始了并肩战斗的革命生涯。 1929年1月,朱毛红军主力为避敌锋芒进行战略转移,不料在行军途中遭遇国民党重兵伏击。关键时刻,伍若兰临危不惧,与战友一道掩护大部队突围。不幸的是,她在交火中腿部中弹,被俘遇害,年仅26岁。虽然牺牲时尚怀有身孕,但这一细节未见官方记载,还有待考证。 伍若兰虽然英年早逝,但她的崇高品格和革命气节永垂青史。这位巾帼英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她的事迹感召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作为朱德元帅的夫人,她从未搞特殊化,而是坚持战斗在一线,始终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赢得了广大官兵由衷的爱戴。 我们缅怀伍若兰,既要讲述她的感人事迹,更要学习她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这对于今天的青年一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以严谨求实的态度追寻那段峥嵘岁月,这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1929年1月,朱毛红军主力在江西境内遭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危急关头,伍若兰临危受命,率领一支小分队吸引敌人火力,为大部队突围争取时间。 作为朱德的夫人,伍若兰本可置身事外,但她从未想过袖手旁观。在枪林弹雨中,这位勇敢的女战士带头冲锋,用实际行动鼓舞着战友们的士气。可是战斗中她不幸中弹被俘,此时已身怀六甲。 落入敌手后,伍若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誓死不出卖党的秘密。敌人先是许以重金,要她交代朱毛红军的行踪,遭到她断然拒绝。随后敌人变本加厉,对她严刑拷打,妄图撬开这位铁骨铮铮的女共产党员的嘴。但无论敌人如何软硬兼施,伍若兰始终岿然不动。 面对屡遭挫折的敌人,伍若兰大声疾呼:"要我背叛党,背叛革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们要杀要剐,我绝不会屈服!"敌人又威胁说,如果不说就连她腹中的孩子也活不了。但伍若兰宁死不屈,表示生是革命的人,死是革命的鬼,决不向敌人低头。 最终,敌人恼羞成怒,将伍若兰残忍杀害。据说,敌人割下了她的头颅示众。年仅26岁的伍若兰,连同腹中的孩子,就这样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伍若兰壮烈牺牲的消息不胫而走。朱德闻讯后悲痛万分,毛泽东也深感惋惜。毛泽东对朱德说,你为革命献出了最亲最爱的人,我辈永远都欠着你的。朱德却说,若兰同志是为革命而牺牲的,谁都没有愧疚谁的道理。 伍若兰以身殉道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怀念。古田会议会址内树立着她的铜像,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赴后继走在革命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