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被同时代人评价为“欠才略”、“最钝拙”,而且又“好色”的曾国藩会被誉为"国人精神之典范"? 曾国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但他的早年经历却并不如意。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然而,他的学习成绩却并不突出,在他的同辈中也不算最优秀的。据史料记载,曾国藩七次参加科举考试,才终于在第七次时考中秀才。 这样一个屡屡落第的考生,在当时人的眼中,自然是"欠才略"、"最钝拙"的代名词。曾国藩自己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他在日记中曾多次提到自己"至顽至钝"、"资质愚陋"。除了学业上的困顿,曾国藩的另一个"缺点"也为世人所不齿,那就是他"好色"。曾国藩的家人朋友都知道他喜欢美色,他也曾为此烦恼,认为这是一种"疾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庸、缺点众多的人,却在后世受到万人敬仰,被誉为"国人精神之典范"。这不禁让人生出疑问:曾国藩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后人如此推崇?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曾国藩生活在晚清这个动荡的年代,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侵略,社会危机重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曾国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湖南秀才,一步步成长为湘军的创始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曾国藩一路走来,从困顿走向辉煌?让我们从曾国藩早年的经历说起。曾国藩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家境并不富裕。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天资却并不出众。在科举考试中,曾国藩多次落第,直到二十七岁时才考中秀才。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连续落第无疑是一种打击和耻辱。 面对接连的挫折,曾国藩并没有气馁,而是愈挫愈勇。他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落后的原因。曾国藩自知"钝拙",但他却对"笨"有着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笨"不全然是缺点,反而蕴含着一种可贵的品质。曾国藩认为,笨拙的人往往更加谦虚好学,也更能吃苦耐劳。正是这种品质,成就了日后的曾国藩。 曾国藩对"笨"的独特诠释,成为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他看来,所谓的"笨",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它意味着一个人更加谦逊好学,不耻下问。同时,"笨"也预示着一个人肯吃苦、能耐劳,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甚至有些负面的品质,铸就了日后曾国藩的非凡成就。 然而,仅有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曾国藩深知,要真正成就大业,光靠"笨"的优点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在探寻的过程中,曾国藩找到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卓有成效的方法——写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起初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带着几分随意,时有时无。他的早期日记,内容散乱,常常流于形式,难以坚持。更重要的是,日记中所立下的种种计划和目标,往往都难以兑现。总的来说,这样的日记收效甚微,似乎并不能给曾国藩的人生带来多大改变。 转机出现在曾国藩遇到大儒唐鉴之后。唐鉴向曾国藩传授了写日记的三个秘诀:"诚敬、研几、示众"。所谓"诚敬",就是要以真诚恭敬的态度对待日记,视之为一种修身养性的仪式。在书写时,要用工整的楷书,字字珠玑。更重要的是,日记中所立下的计划和目标,都必须付诸行动,说到做到。 "研几"二字,则对日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意为细微之处。"研几"的意思,就是要在日记中认真剖析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其中的得失,吸取教训,不断进步。这样的日记,才能真正起到省身、养德的作用。 "示众"一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将自己的日记公之于众,岂不是一种难堪?但在唐鉴看来,这恰恰是日记发挥作用的关键。将日记示众,就意味着接受他人的评判和监督。而在众目睽睽之下,人往往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践行日记中的诺言。这何尝不是一种良性的压力和动力? 在唐鉴的指点下,曾国藩的日记之法日臻完善。三十年间,他几乎从未间断过写日记的习惯。那些最初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日复一日的记录和反思中,竟产生了惊人的力量,成为曾国藩不断进步、永葆上进心的源泉。 透过这些书写工整的方块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真诚而谦逊的曾国藩。他用这样朴素而笨拙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从一个并不出众的普通人,一步步蜕变为一代名臣。正如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所言:"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这种持之以恒、日拱一卒的精神,正是曾国藩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