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海外名校“镀金”?广东省公务员选调风向,是大国崛起的自信

旦旦社会啊 2025-01-03 16:11:48

最近广东省公务员选调政策调整引发热议,广州、深圳相继“婉拒”了哈佛、剑桥、牛津、加州大学等一众顶尖名校的毕业生,舆论场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民族自信的觉醒,有人担忧这是盲目排外。

我一个在深圳打拼的普通女孩,在日复一日的通勤、工作、加班中,对这种事有更深刻的体会。曾经,一纸海外名校的文凭,自带光环,在求职找工作的时候的确是比我们更有优势的。

我们的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我们自己,都觉得“能出去看看”是出人头地的象征。这种对“洋文凭”的追逐,既有对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的向往,也掺杂着我们彼时对自身发展阶段的复杂情感,是对快速发展的焦虑与渴望。

毕竟,那个年代,我们还没办法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自己的教育也很棒。留学,不仅是求学之路,更像是一条改变命运的“捷径”。我身边就有朋友,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国外挤,那时候“海归”好像天然就和高薪、好工作划上了等号。

可是,世界瞬息万变。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过去,我深切感受到,中国这片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需要仰望别人的背影,甚至在很多领域,我们走到了世界前列,与欧美强国并驾齐驱。

每天忙碌的地铁里,手机支付,扫码充电,共享单车,都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这背后是技术实力的腾飞和科技领域的进步,是真真实实地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我们不仅要富裕,还要在各个方面展现出大国气度。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人才的理解和需求。

当中国走向富强,开始真正拥有底气时,我们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自然会随之变化,海外留学背景不再是“一劳永逸”的通行证。

说句实话,我不否认海外名校的毕业生在国际视野和知识储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次广东公务员选调的风向转变,释放出更强烈的信号,对于服务于人民,治理国家的公职人员来说。

比“洋文凭”更重要的东西开始被放在了聚光灯下——例如,对国家政策方针的认同和理解、对国情社情的深入洞悉、扎根本土的实干精神、坚定正确的意识形态等等。

深圳不少大公司大企业里的年轻人,很多就是985或者国内一些顶尖大学的毕业生,这些人同样能力出众也积极上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有深沉的热爱和责任感。这种对国家的认同和感情,是需要长期的成长和浸润才能形成的。

试想,一个在国外生活多年,可能在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上都更倾向于西化的留学生,他们需要多久才能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需求,需要多久才能真心认同中国独有的发展模式?我想这个过程无疑是需要时间的。

而体制内的工作,本身就带有更强的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它的稳定和政策连贯性都需要参与者具备对自己国家人民的独特认知,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的人。所以选调方向的变化,也是一种对选人、用人的重新思考。

不过,需要澄清一点的是,这并非一味排斥海外学子。我坚信,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海外留学生或许在研发、国际贸易、学术上的诸多领域有强的专业能力,他们同样能够发光发热,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

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加包容,允许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职业道路,而不是仅仅盯着“体制内”这一块。更应该搭建完善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这次选调风向的变化也给敲响了警钟,我们既要“拿来主义”,敢于吸收海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加强本土教育的建设,让国内高校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有实力和海外名校同台竞技。

这样才有更充足的底气说:“中国学子也很棒!”当更多国内的优秀毕业生能够扎根在不同的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时,我们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稳健,未来会充满更多的想象空间。

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单纯的“排外”行为。它的本质是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是一种国家自信的表现。它提醒我们,大国崛起需要更清晰的战略和规划,以及更有远见的视野,而并非盲目追捧“洋学历”,一味地“人云亦云”。

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务实者和建设者,而不是抱着“镀金”心态的投机分子,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我们要相信本土人才,同时也要善用海归的资源,最终,为祖国的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期待,未来的中国,可以更加包容和开放,自信地拥抱世界的变化,迎接更多的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充满大国风范的自信姿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