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价格集体跳水,“10 元以下”时代来临。其实,奶茶被过度网红化和娱乐化了,被硬生生玩成了演艺行业,玩弄人性,以套路得人心。 这些年,奶茶行业通过玩“秋天第一杯奶茶”等网络热梗,把炫耀属性、好奇属性和朋友圈属性拉满,把消费主义玩到了极致。翻译翻译,就是满满的装B气息。 奶茶原本就是个大众消费品,是网红演艺将其抬高到了本就不属于它的位置。网红奶茶价格都快赶上一顿饭钱了,付出饭的价钱,却没有饭的功能,凭啥一直贵下去? 其实,奶茶的竞争对手就是瓶装饮料,但每个奶茶品牌都想做星巴克,提升智商税含量。现在好了,大伙兜里没钱,消费降级,在褪去装B属性和消费泡沫后,奶茶品牌都现出了原型,原来所有奶茶都是蜜雪冰城,都在一窝蜂主打下沉市场。 我们平常研究客群市场时,经常提到一个词——人性识别。当奶茶想超越瓶装饮料,卖到20块,甚至30块时,就注定了它必须玩弄人性。小马拉大车,除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要给其附加爱与归属,甚至自我实现价值。 所以,奶茶崛起就是一场人性实验,必须精准筛选客群,并玩弄隐藏在人性中的“从众性、情绪化、非理性、不自律”。这种玩弄是从雇人排队、黄牛炒作开始的,这是网红店的基本套路,由专业排队的群演公司负责。 可以说,从雇人排队当“药引子”,到忽悠真人排队“熬中药”,网红奶茶店处处都是套路,直击人性弱点。但要想单杯卖到二三十元,仅有营销套路肯定不能行,奶茶本身也得足够吸引人,最好是让人越喝越上瘾,欲罢不能,可以持续获得流量。 所以,奶茶会充分利用人的生理成瘾机制:高糖、高盐、高脂,这“三高”可以成功激活人类大脑的奖赏机制。其实,真正被大伙认可的网红美食,无一不是特咸、特甜、特油、特酸或特辣的食物,必须最大化刺激人的味觉,比如臭豆腐、糖油粑粑、口味虾、酸萝卜等。 这些“特”都特能刺激人体多巴胺分泌。一直以来,人类都走在一条多巴胺至死的道路上。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化学物质,有行为控制功能,负责人类的奖赏系统和上瘾机制,主导人的色欲、食欲和变态欲等。 奶茶就是典型的成瘾食品,比如喜茶早先起家的芝士茶,原材料包括:淡奶油、全脂牛奶、奶油奶酪、细砂糖、海盐和红茶包等。 为了不让大伙觉得腻,还会特意加入冰块麻痹人的味觉。碳酸饮料因为瓶装,没法现调加冰,于是采用了碳酸来麻痹人的味觉,都是一个套路。 所以,奶茶的最大缺陷就是不咋健康!正因为如此,奶茶特别挑客群,主力客群是95后和00后。70后、80后这种开始注重健康养生的群体,一般很少喝这玩意。10后的孩子想喝却没钱,而且有父母在身边盯着,只能算潜在客群。 其实,饮品行业跟餐饮行业差不多,从来都是红海,为啥?因为没啥技术含量,人均奶茶店老板,所以更多的是通过讲故事、玩调性等非标手段来获客。 要想成为网红,就必须要有极其差异化的产品设计;要想获利,就必须要有“短平快粗暴变现”的运营方式。 几年前,奶茶店红极一时,成为国民饮品时,网上有个问题:为啥奶茶店这么暴利,但各种加盟店却接二连三倒闭关门?其实,危机在那时就已经孕育了。 因为对于一个没啥技术含量,只会一味玩概念获取暴利的行业,注定会虚高泡沫化。因为暴利,会有无数商家加入吹泡沫行列,就像小儿持金过闹市,本身就是极度危险的。 奶茶利润越高,就越会引得大量商家入局,如果还有利润空间,资本也必定会入局。一旦资本入局,市场就会变成绞肉机,进入烧钱圈地模式,小商户就必死无疑,毕竟客群成长速度跟不上新店开张速度。 一旦进入存量搏杀,就必定陷入价格战,刺破泡沫,回归其原本的位置。对消费者而言,谁都不想喝进嘴里的奶茶“智商税”含量太高。对奶茶品牌而言,如果不想在国内卷,低价求生,那就去国外薅羊毛,让歪果仁上瘾上头,心生欢喜,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