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伯承,聂荣臻率中央红军北进四川,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并在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8-20 15:52:09

1935年,刘伯承,聂荣臻率中央红军北进四川,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并在他的支持下顺利通过彝民区,成就了彝汉两族交往的佳话。 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正处于第五次反"围剿"的艰难时期。当时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和追击,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这支部队由刘伯承、聂荣臻两位将领率领,约3万余人。他们冒着枪林弹雨,跋山涉水,一路战斗着来到了四川北部的彝族聚居区。当时,这里被一些割据的彝族土司头人控制,地方武装力量十分强大。红军要通过这片区域,难度很大。 刘伯承等领导人深知,要顺利通过彝区,必须争取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他们决定与彝族土司和头人进行谈判,化干戈为玉帛。经过多方联络,红军最终与德昂土司小叶丹取得了联系。小叶丹是当地有名的彝族头人,在彝区有很高的威望。 1935年12月下旬,刘伯承、聂荣臻与小叶丹在小金县城月布宫进行了会面。双方促膝长谈,刘伯承向小叶丹介绍了红军的性质和宗旨,表达了与彝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抗日的诚意。小叶丹对刘伯承的坦诚感到钦佩,也被红军的为民服务的宗旨所打动。 会谈最后,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定下了互帮互助、共同抗敌的约定。小叶丹当即表示,彝族人民愿意协助红军北上,并提供向导、补给等方面的支持。这一结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少数民族的政策,展现了党同少数民族携手抗日、共创美好生活的悠久传统。 在小叶丹的帮助下,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通过了彝区腹地。沿途彝族父老乡亲纷纷出面帮助,有的自发担任向导,带领部队走最安全的路线;有的慷慨解囊,为红军将士提供粮食、衣物等物资。红军指战员也对当地群众十分友善,严格执行纪律,与群众亲如一家。 就这样,3万多红军将士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顺利通过了彝民区。这段艰难而有意义的彝区之行,见证了彝汉两族的深厚情谊,也为党领导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美好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刘伯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歃血为盟的佳话,仍在彝区民间广为传颂。 离开彝区后,红军即面临另一道难关——渡过大渡河。大渡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奔流入川,河水湍急,河谷幽深,两岸绝壁峭立,很难找到合适的渡口。当时正值枯水季节,河面略窄,但要渡过如此险恶的河流,没有合适的船只和熟悉水性的船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伯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打听哪里能找到纤夫和船只。功夫不负有心人,红军最终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艄公——帅士高。帅士高是当地有名的撑船能手,熟悉大渡河的每一个险滩。起初,帅士高有些顾虑,担心这支部队可能与以往的一些军阀无异。但在红军诚恳的沟通下,老人终于被打动,决定帮助红军渡河。 在帅士高的协助下,红军开始了历史性的大渡河强渡。红四方面军17名勇士组成先遣队,在帅士高的指挥下率开始先渡河。谁知刚走到河的中心就突遇敌军袭击,双方展开激战。面对密集的炮火,从未见过这种阵仗的老艄公沉着应对,凭借精湛的技艺,成功将先遣队送达对岸。17勇士随即利用有利地形,与敌激战,竟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击溃。 先头部队胜利登陆的捷报,极大鼓舞了尚未渡河的将士。此后七天七夜,在帅士高和其他船工的配合下,7000多红军将士乘坐木船和竹筏,陆续强渡大渡河。红军巧妙利用地形和人工障碍,在河两岸构筑了多处渡口,并采取各种战术掩护 ,确保了渡河的顺利完成。这次行动,红军仅伤亡100余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15年后,随着西南地区的和平解放,这段红军将士和老百姓携手奋斗的佳话被重新提起。刘伯承对帅士高的恩情一直念念不忘,1950年和1952年先后两次指示军政部门想方设法寻找恩人的下落。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的"恩人"竟沦落为一名大凉山奴隶。原来,在红军强渡大渡河之后后,国民党军为泄愤,疯狂报复帮助过红军的老百姓。帅士高为躲避迫害,被迫逃亡,辗转流离到大凉山,被当地一土司俘获,沦为奴隶长达数年之久。 获知帅士高的遭遇后,西南军政委员会立即派人将老人接到雅安休养,安排其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帅士高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娶妻生子,安享晚年。此后,许多开国元勋如彭德怀等都曾看望慰问过这位渡江功臣。帅士高的事迹,也成为后人传颂的一段佳话。 强渡大渡河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无数像帅士高这样的普通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支援红军,正是因为红军代表着他们的利益,视人民如亲人。这种军民鱼水情、生死与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