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甘肃省博物馆的一件展品:西夏文活字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典普贤行品»;
图2 是宁夏博物馆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这本佛经总字数达10万字,全部为西夏文,书中可以看出很多活字版印本特征,因此被鉴定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因此对中国印刷史和古代的活字印刷术的研究都意义重大。
我的关注点就完全不一样:看展品的时候,一阵阵眼晕。真的,以为自己有点眼花,每个字都重影的感觉。明明也是方块字,远看都似曾相识,近看确实每个字都不认得——知道了,文盲就是这种感觉。
汉字里面,少于十画的字很多,西夏文几乎没有,可见其复杂。两笔写成的“丁”,只有四画的“王”,对应的西夏文都复杂得不得了——谁说汉文难学,这里还有王炸。
西夏文的创制,确实借鉴了汉字,而且与汉字一样,属表意性质的方块字。在少数民族文字中,西夏文已经算是最接近汉文的一种。契丹文字、女真文字都仿照了汉字,也是。。。天书天书。
西夏也实行科举制,西夏的读书人,多不容易呐:不但要文思敏捷,字还要写得飞快,不然名字还没写好,时间到了。笔画那么多,费墨啊,考试时间尽磨墨了。
还是汉字好啊。
看完西夏文展品,感觉自己彻底瞎了,每个字都像谜一样,文盲的酸楚谁能懂啊...
这西夏文也太复杂了吧,看这字感觉像是在破解密码,十个笔画以下的字都稀有,难怪看晕了,真是文化界的迷魂阵啊
看完西夏文,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外星,每个字都像是密码,看得心里直发毛。这体验,绝了
看完西夏文,感觉自己穿越了,汉字亲戚却认不出,这不就是文化断层的扎心瞬间吗...
你不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