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枪毙杨宇霆和常萌槐以后的报纸报道,处于头条主版位置,标题为“张学良枪毙杨常”。 杨宇霆和张学良,这两个在东北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原本是君臣关系。杨宇霆是张学良父亲那一辈的老臣,而张学良年轻有为,刚刚继任东北军阀首领的位置。本应是一对理想的君臣搭档,为东北的稳定和发展共同努力。然而,杨宇霆却并没有给予这位年轻的新君主应有的尊重。 在许多场合,杨宇霆对张学良的态度傲慢而不敬。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杨宇霆竟然公开嘲笑张学良是个"毛头小子",不配领导东北军阀。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而张学良虽然面露不悦,却也只能暗自忍耐。 张学良对杨宇霆的不满,其实由来已久。张学良少年时,曾对这位父亲的老部下十分敬仰。他曾期望有朝一日能与杨宇霆携手,共创东北的美好未来。然而,当他真正掌握了权力之后,才发现杨宇霆并非自己想象中那样忠诚和可靠。相反,杨宇霆野心勃勃,处处与自己作对,甚至企图架空自己的权力。 张学良意识到,如果不尽快铲除这个心腹大患,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有人提出可以先将杨宇霆架空,再慢慢敲打,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谁才是东北的真正主人。但是张学良却认为,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杨宇霆这样一个野心家,留他一日,就是自己头上悬着一把刀。 权力的争斗,往往伴随着血腥和残酷。张学良最终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杨宇霆这个心腹之患。一场权力的暗斗,在东北政坛暗流涌动,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1929年1月10日,一则震惊全国的新闻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张学良枪毙杨常"。杨宇霆和常萌槐,这两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东北军阀,就这样被年轻的张学良下令处决了。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有人认为,张学良的做法过于急躁和极端。毕竟,杨宇霆是他父亲那一辈的老臣,即便有再大的过错,也不应该如此草率地结果性命。张学良完全可以先将杨宇霆架空,再慢慢敲打,最后让他在束之高阁中善终。这样不仅可以尽量避免杀戮,也能给老臣一个体面的归宿。 但也有人认为,杨宇霆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他对张学良的傲慢态度,早已是众所周知。一次次当众讽刺羞辱张学良,简直就是在挑衅权威,是典型的不知进退。面对这样一个目无君上的野心家,张学良忍无可忍,选择了最为决绝的处置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枪决过后,张学良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为杨宇霆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在杨的墓前,张学良撰写了一副挽联:"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帝挥痛泪,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这副挽联借古讽今,将杨宇霆比作三国时期的管宁,指出他就像管宁一样,因为野心膨胀,误信流言而落得身死的悲惨下场。字里行间,透露出张学良对杨宇霆的惋惜和追思。 有人猜测,张学良在杨宇霆墓前,或许想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悲剧。他或许在想,如果当初能与杨宇霆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敌,东北的命运是否会改写?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机会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杨宇霆案,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我们,在权力的争斗中,个人恩怨往往会干扰国家大局,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倘若双方能放下成见,通过沟通化解矛盾,或许本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