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夫人,她在物理学界的成就不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8-22 15:54:02

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夫人,她在物理学界的成就不亚于丈夫钱三强。 一九一四年,江南名城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诞生了一位女婴,取名何泽慧。何家是当地望族,从小便为这个聪颖的女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家中藏书丰富,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知识的大门在她面前徐徐展开。 十七岁那年,何泽慧以相当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彼时的清华校园,男生居多,而选择物理专业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然而,性别偏见并没有成为阻碍何泽慧的藩篱。她以惊人的毅力投入学业,经常是最早进图书馆、最晚离开教室的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何泽慧以全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整个物理系仅有十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这更凸显了她的非凡才能。 大学毕业之际,何泽慧毅然选择继续深造。怀揣科学报国的梦想,她申请前往德国高等工业学院攻读弹道学。然而,这个专业涉及军事机密,学校向来不招收外国学生。面对接连而来的拒绝,何泽慧并没有气馁。她多方打听,得知弹道学教授克莱茨曾在中国担任军事顾问,助中国军队抵御外敌入侵。 何泽慧鼓起勇气,登门拜访克莱茨教授。"教授,我听说您曾在中国当过军事顾问,帮助我们一起赶走侵略者。如今,我的祖国正饱受日寇铁蹄蹂躏。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恳请您收我为学生。我希望学成后能为祖国效力,赶走日本侵略者,您难道不愿助我一臂之力吗?"何泽慧恳切而坚定的话语打动了克莱茨教授。 克莱茨凝视着面前这位瘦弱却刚毅的中国女孩,她身上闪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克莱茨在当顾问的时候见过太多流离失所的中国人,深知这个古老国家所承受的苦难。长叹一声,克莱茨缓缓说道:"好吧,我就破例收下你。希望你学有所成,实现报效祖国的宏愿。"就这样,何泽慧开启了她在德国的学习生涯。 在异国他乡求学,何泽慧面临诸多挑战。语言关、文化隔阂、学业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她的意志。然而,炽热的爱国之心始终是她前行的动力。课堂上,何泽慧专注聆听,努力消化高深的物理学知识;实验室里,她埋头钻研,一丝不苟地进行各项测试;图书馆中,她废寝忘食地阅读最新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克莱茨教授和德国同学都惊叹于这位中国女孩的聪颖和刻苦,她以实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一九四六年,何泽慧在德国攻读期间取得了惊人的突破。通过反复实验和精密计算,她发现了铀原子的四分裂径迹。这一发现在全球核物理学界引起轰动,证实了铀原子在受到中子轰击时会发生四分裂,释放出巨大能量。何泽慧的研究成果使她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 尽管身处科研条件优越的德国,何泽慧却从未忘记回国报效的初心。一九四八年,何泽慧与同在德国留学的丈夫钱三强商定回国。然而,出于对核技术外流的担忧,德方百般阻挠,甚至威胁要收回何泽慧的博士学位。面对各种困难,何泽慧夫妇坚定不移,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明白,只有将所学贡献给祖国,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 回国后,新中国百废待兴,核事业更是处于起步阶段。何泽慧与钱三强毅然决然投身于这片科研沃土,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急需可靠的中子源。凭借在德国的研究积累,何泽慧凝聚智慧,通过不懈努力研制出了这一关键部件。她的突出贡献,为我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立下了汗马功劳。 氢弹研究是另一场攻坚战。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何泽慧又一次挺身而出。她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对氢弹数据进行反复测试和校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实验设备十分简陋,生活条件也十分的艰辛,研究条件根本无法与德国相提并论。然而,何泽慧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何泽慧的带领下,中国的氢弹研究没有走弯路,最终实现了关键突破。 在科研战线上,何泽慧是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在生活中,她却是一位质朴简约的女性。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回到祖国,何泽慧始终保持着勤俭朴素的作风。即便家中的冰箱坏了,她也舍不得花钱维修,而是亲自动手修理。直到九十二岁高龄,何泽慧仍坚持到核物理所工作。尽管单位为她配备了专车,她却宁愿背着布包乘坐公共汽车。" 何泽慧的一生,是与新中国核事业同频共振的传奇。她以女性的柔韧和坚韧,谱写了一曲科学报国的壮丽华章。她的科研成就,堪与丈夫钱三强比肩;而她的人格魅力,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何泽慧矗立在时代的潮头,熠熠生辉。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