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午间,开国大将王树声照例端着饭盒到食堂打饭菜,在排队打饭的过程中,他发现排在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8-23 13:50:01

某天午间,开国大将王树声照例端着饭盒到食堂打饭菜,在排队打饭的过程中,他发现排在他前面的这个小同志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明明是一个人,手心里却拎了四五个饭盒。” 某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开国大将王树声像往常一样,端着自己的饭盒来到食堂打饭。无论官职多高,王树声将军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乐于与普通战士打成一片。 排队的过程中,王树声注意到了站在自己前面的一位年轻同志。这位同志身材瘦高,手里却拎着四五个饭盒,沉甸甸的,走起路来叮当作响。王老觉得有些不对劲,便上前跟那位同志攀谈了起来。 王树声的为人处世风格一向平易近人。不管是碰到普通士兵还是其他领导干部,王老总是主动问好,嘘寒问暖。他从不把自己当做一位"大将",而是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革命战士,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王树声完全有资格去小食堂就餐,可以免去排队的辛苦。但王老从来不这么做。每天中午,他都会跟普通战士一道,端着饭盒,在大食堂排队打饭。30多年如一日,王树声将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树立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形象。 这天,王树声看到这位年轻同志手提数个饭盒,便意识到事情似乎不太对劲。以这位同志瘦削的体格,怎么也吃不了这么多饭菜。王老决定上前一探究竟。 "小同志,你怎么打这么多饭啊?这些饭菜你一个人恐怕是吃不完的吧?"王树声微笑着问道。年轻同志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有人突然跟自己搭话。他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犹豫了一下才回答:"哦,这些饭不是我一个人吃的。我是帮我们领导打饭的。" 王树声听罢,脸色微微一沉,但并没有说什么。他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继续排队打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这位老将军似乎对这件事颇有感触,却也没有贸然发表意见。 第二天中午,王树声将军再次来到食堂打饭。他环顾四周,果然又看到了昨天那位年轻同志的身影。这位同志依然手提四五个饭盒,沉甸甸地排在队伍中。 年轻人看到王树声,似乎有些惊讶。他上下打量着这位慈祥的老人,开口问道:"老同志,您是哪位啊?我们单位里好像没见过您吧?"王树声笑了笑,语气平和地回答:"小同志,我姓王,叫王树声。你回去不妨问问你们领导,看他认不认识我。" 年轻同志听了这话,一时有些错愕。他仔细端详着王树声的面容,隐约觉得这位老人有些不同寻常,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年轻人决定先不多问,赶紧打完饭回去向领导汇报这件事。原来这位小同志刚刚调任新单位不久,对王树声将军的大名还不甚了解。当他把这两天在食堂遇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领导后,领导顿时脸色大变,连连惊呼:"那可是我们的王树声将军啊!没想到他一直在食堂跟咱们一起打饭,真是太不像话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位领导敢让手下同志给自己打饭了。大家都老老实实地端着饭盒,在食堂排队等候,免得在王树声面前丢了面子。王树声的夫人杨炬是解放军304医院的副院长。按理说,以她的职务还享受不到单独配车的待遇。于是,杨炬只能每天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公交车还时常误点,害得杨院长不得不急匆匆地赶去单位。 同事们看在眼里,都忍不住打趣道:"你家老王不是有专车吗?让他顺路捎你一程不就得了!"杨炬苦笑着摇摇头:"那可不行。这是我们家王大将定下的家规,公车只能用于公务,任何私事都不能占用!" 有一年,王树声将军不小心摔伤了腿,杨炬心疼丈夫,就吩咐司机去买只鸡回来炖汤,给王老补补身子。谁知王树声听说此事后,立刻把司机叫回来,要他把出门时的公里数记录在案,回来再汇报一次。然后,王老亲自核算了这段路程的费用,如数上缴给组织。 王树声对家人要求严格,对子女教育更是从不含糊。他嘱咐孩子们不能在外随意透露自己是将军之子的身份,要靠自己的本事去奋斗。 有一年春节,杨炬出差在外,孩子们也都因为工作无法回家。王树声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家里,感到无比寂寞。他实在想念小女儿,就给她打了电话,想让她请个假回家过年。谁知小女儿说部队里正值任务繁重的时候,实在抽不开身。 王树声听了,也不强求,只说自己去看看女儿,给她送点吃的用的。哪知王老千里迢迢赶到小女儿的部队,却被守卫拦在了门外。原来王树声也得跟其他人一样,先填写申请表,然后排队等候。整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王老才终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女儿。 小女儿见到父亲,又惊又喜,催着王老赶紧进屋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她心疼父亲受了冻,正要向首长解释情况,却被王树声拦住了。王老叮嘱女儿不要声张,免得给首长添麻烦。 几年后,王树声将军英年早逝。小女儿告假回家奔丧,她的领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王老竟是这位同志的父亲!大家这才知道,堂堂开国将军当年竟然也跟普通人一样被拒之门外,不由得对王树声的高风亮节肃然起敬。 如今,王树声将军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埋头苦干、廉洁奉公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