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人而言,搬走意味着告别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告别一辈子熟悉和享受的一切。“有澡堂子吗?有地儿喝豆汁吗?有老哥们一块聊小时候的事吗?有什刹海这么大的后花园遛弯吗?”刘大爷不断地自我发问。更重要的是,传承了 100 多年的祖宅,一旦离开就可能不复存在,“这不是对不起祖宗吗?”至今,老城里有的老人家里还供奉着族谱,甚至还有自家的祠堂,胡同和老宅与他们紧紧相连,成为老北京家族历史和血脉的一部分。在他们心中,没能在祖宅里终老,就如同客死他乡。
然而,刘大爷的儿孙们对老城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孩子们不喜欢住平房,觉得这里又脏又破,上个厕所都得跑老远,冬天还得自己生火,他们早想走了。”两代人对老城生活的分歧,让外迁这件事在不少家庭中引发了矛盾。
“走啊,为什么不走,分房还能分钱,只要条件合适,我肯定走。”在胡同里开杂货店的张先生态度坚决。不到 50 岁的张先生代表着胡同里的一代中年人,这次外迁对他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契机。“我家住的是不到 20 平方米的公房,能拿到 250 万的补偿,能换套两居,多值啊。”
张先生也是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经历过多种职业的起伏,却始终没能攒够买楼房的钱,只能在胡同里开个小卖部维持生计。如今,外迁让他看到了实现创业理想的希望。“其实我一直想开个小超市,加盟连锁的那种,投资大约需要 100 万左右。郊区有郊区的好处,我考察过东五环那边的社区连锁超市比城里少,创业成功的机会大一些。”
但填写了申请表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外迁。“要一个院子的居民都同意外迁才行,这个事特别困难,我们院是个大杂院,有十多户人家,现在一家人的意见都不统一,别说一院子几十个人了。”张先生为此忧心忡忡。“我知道,不少上了岁数的人是打算把骨灰撒在什刹海的,要说动他们走太难了。”
走还是留?这一难题困扰着老城里的老北京人。全市 24 块老城文化保护区腾退此起彼伏,无数家庭陷入了纠结之中。
旧城改造,平房腾退,改变的不只是胡同和建筑,更是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时代的浪潮中,老北京胡同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胡同不只是砖瓦,是根,是故事的温床。离开,带不走的,是几代人的记忆和魂。老北京,不只是地址,是心上的疤
外地人看不惯老北京人所以就让老北京人拆迁走了
每平米低于一百万就不走!
老城不只是砖瓦,是根啊!一搬,魂儿都散了,这不逼着人忘本嘛
哪里是祖宅,是大杂院分的房是公房!
打土豪分的公房,祖宅个毛
老城不只是砖瓦,是根啊!拆的是房子,碎的是回忆,这种割舍,谁能受得了?
老城不只是砖瓦,是根!离开祖宅,就像被拔了魂,这情感,哪个年轻人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