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名声越来越好了,因为美国希望其他国家领导人向他学习,对某国强硬,死磕到底,正如丘吉尔当初对德强硬到底,甚至不惜将英国带入火坑,将大英帝国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其实,丘吉尔和希特勒没啥本质区别,都是狂热的民族主义战争贩子,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祖国。对中国而言,丘胖子算不上啥正面人物,这货历来对华傲慢与强硬。 1942年仰光危急,应英方请求,中方派遣10万远征军入缅。4月仁安羌大捷,1000多中国远征军死磕3000日军,以伤亡500多人的代价解救7000英军。 为了感谢中国远征军,英国决定送一份大礼:一个是庚子年被英国盗走的国宝《女史箴图》,一个是一艘潜艇,但只能二选一。麻辣隔壁!还有比这更厚颜无耻的操作吗? 不久后,因为惧怕日寇,英国违背《中英共同防御计划》,放弃缅甸,退守印度,导致远征军退路被切断,被迫穿越野人山回国,3万余人惨死。 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以及筹建联合国,丘吉尔都非常敌视和无视中国利益,极力阻挠中国入常,甚至认为中国没资格做战胜国。之后,他又鼓励英军制造“紫石英事件”,公开叫嚣武力报复,甚至主张武装入侵。 蒋先生认为他“狭隘浮滑,自私顽固”;画家认为斯大林和罗斯福是人物,唯独傻丘是个小丑;斯大林认为罗斯福是人物、画家是恶魔,唯独丘大嘴是个小丑;罗斯福认为斯大林和画家都是人物,唯独不想评价丘胖子。 在英国人眼中,丘吉尔是个十足败家子,让英国成为失去一切的胜利者。“大英良心”汉弗莱曾说:我们打六年仗,不过是把东欧从德国手里抢来送给苏联而已,代价却是数百万生命和帝国没落。 有人说每个帝国都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一旦进入下行周期,无论谁坐铁王座,都无法改变大局,都会背上骂名。其实,这话既错误又正确,约等于废话。 没法阻挡大势,至少可以不去加快趋势,下坡路踩油门吧;如果扬长避短,微操得当,至少可以延缓趋势,甚至破势转向。罗斯福、斯大林和戴高乐等同时期政治家,不都是在国家下行期力挽狂澜的人物吗? 但丘吉尔却在大英下坡路上踩油门,而且一脚踩到了油厢里,仅用一个任期(1940-1945年)就把英国从世界一极干到了二流国家。说实话,仅对德强硬和激进冒险,是没法仅用5年就败光大英400年基业的。关键就在于他对美软弱,犯了投降主义错误。 丘吉尔从小就是“问题儿童”,老妈迷恋社交场,老爹痴迷官场,压根就不管他,只有保姆爱维莉丝照顾他。所以,这货从小胆大爱冒险,妥妥的学渣,但却极富演讲才华。 后来,他凭借南非越狱经历和吹牛逼,年仅35岁就担任了英国内政大臣,后转任海军大臣。一战爆发后,因为他指挥拉胯,英军被揍得鼻青脸肿。后来,为了打破英法联军在西线与德军的胶着状态。他主张另辟新战线,竟然脑洞大开攻击奥斯曼帝国。 激战11个月,盟军伤亡高达20万。其中,仅澳大利亚就伤亡了近3万人,要知道当时澳洲总人口才不过500万,搞得几乎家家戴孝,户户哭丧。搞笑的是,此战不仅没打崩奥斯曼帝国,还将其推向了德国阵营,凯末尔更是一战封神。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犯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张伯伦赶紧邀请丘吉尔重新担任海军大臣。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下台,5月13日,丘吉尔正式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 1940年5月26日-6月4日,英国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撤出了约34万联军,极大地保存了盟军有生力量。 1940年9月2日,美英达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 ,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驱逐舰,而且都是一战前后服役的超龄驱逐舰。作为交换,英国将位于西半球的多个军事基地租给美国,租期99年。 相当于把英国所有军事基地打包卖给了美国,问题是战争仅打了1年,英国陆军有生力量还在,英国海军和空军依旧强大,德军甚至还没轰炸伦敦……在没有亡国之虞的情况下,有必要跟美国签这个协议吗?有必要把英国军事基地打包卖给美国吗? 这事有点像一个人被毒蛇咬了手,情急之下断臂求生。该不该?该!但真正聪明理智的人,会发现其实只要把手切掉就可以了,犯不着断臂。 其实,丘吉尔压根就没理解英国政治传统到底啥?就是打不赢就加入,然后搅屎背刺,而不是把英国一锤子给卖了,更要命的是引美入欧,甚至对美不设防。 所以,9月2日英美达成“驱逐舰换基地”协议,就注定了英国必死,然后9月7日德军开始伦敦大轰炸,英德彻底撕破脸。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又极力推动美苏冷战,世界对立,最终成就了美国霸权,英国则沦为美国附庸,美其名曰“特殊的盟友关系”。 总的来讲,丘吉尔把英国“大陆均势”玩砸了,甚至打开了美国这个潘多拉魔盒,斩断了英国的“离岸平衡手”。但历史没有如果,只会一遍遍重演。 今天,美国无比希望日韩菲带头大哥向丘吉尔学习,对某国强硬,将死磕进行到底。其实,“身在其中,而未知其所以然也”,美国不正在走英式坠落之路上吗?特朗普、拜登之流不更像丘吉尔吗?
丘吉尔被吹上天是因为它对除了米帝和阿三主子以外的所有国家重拳出击,但对两个主子卖国卖殖民地毫不手软。这货就是一个把自己国家向米帝当铺卖空的智障赌徒——和现在的泽圣一路货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