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寻迹:丧葬小史两本

阿柴时光机 2024-08-30 18:01:18
时至今日,殡葬、死亡,似乎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能够以专业角度去探访另一个“世界”的作品更属凤毛麟角。 - 此问题往往涉及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宗教等诸多方面,想写好并非易事,这也使其始终戴着一层神秘面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这一问题。 - 📖《归葬:三至六世纪士族个体安顿与家国想象》 ✍️李华 📚东方出版中心 - 动荡年代,生命如此短暂,哪怕高门贵胄,死亡一来,也要“顾万物而遗恨,收百虑而长逝”,终于“扃幽户以大毕,诉玄阙而长辞”。 - 千年后,面对灰烬式的遗存,还能否读出曾经有温度的生命历程?来不及完成的人生遗恨? - 本书将“归葬”视为中国文化“个案”,以六朝为背景,去理解中国人在终极安顿途中的文化再造:一项习以为常的“传统”如何被遗忘、被更改、被选择性保存?旧观念习俗对新社会的权力秩序、个人身份建构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文化逻辑中的个体自由与家国想象如何产生与演变? - 📖《储蓄来生:宋代以来的寿生寄库信仰》 ✍️韦兵 📚深描·巴蜀书社 - 冥府财库创造了一个数字世界,在其中,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就是被约化为数字的个人存贷冥钱数量。虚拟的冥钱和契约创造了一种“平等”的镜像,即使人世间的权力也必须向其低头。 - 这样的冥府已经不再恐怖,而是向我们提示出一个提早徘徊在近代世界门槛边上的中国社会,保护私有财产、支持契约精神,支撑起这个社会的理想。 - 本书主要探讨了唐宋以来民间流行的寿生信仰。寿生信仰是唐宋时期发源的一种民间风俗信仰,人们通过烧纸钱来偿还在幽冥所借债务,并在幽冥储蓄,以备身后使用。 - 作者利用出土文献、现存文物遗迹等史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寿生信仰的起源、流传与影响,加深了人们对传统社会生死观念的认识,指出了寿生信仰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反应投射,以及寿生信仰中体现的平等、契约精神、个人主义等观念。(具体内容可翻看往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