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的一些感受:我们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吉娜有颗四叶草 2024-08-31 13:08:08
从国内休假回来荷兰10天了,终于胃不再有那种超负荷运转的感觉了。不仅有一种秋裤叫你妈妈觉得你冷,还有一种吃饭叫妈妈觉得你吃得少。 我出生和长大在高碳大省山西,却对麸质略过敏,从小别人大口吃面我都磨磨唧唧满脸困难,吃完就困的要晕倒并且肚子鼓鼓的一天都消化不了。吃完饭还需要休息很久心跳才减缓。那时候没有概念,大人都以为我小小年纪就减肥(倒也是事实),我缺乏理论依据无法为自己辩解。 年初我开始读《血糖革命》,了解到我们进食的顺序会影响到血糖的稳定进而影响精力、身体发炎等。之后我就在家里餐桌上掀起饮食的革命:科学营养搭配是根本,简单快手才可持续,最后才考虑口感,也可叫白人饭。荷兰的超市有很多半成品、周围人大多也都这么吃,各方面条件都支持我的厨房改革,反正尝试了一段时间,自我感觉轻盈了许多。 那回国的这段时间我发现: 1️⃣我们中国人在做饭上确实耗费了挺多时间精力。不少人的生活,就是以三顿饭为轴心的—刚吃完这顿,就准备下一顿。相比起来,白人饭就要节省很多时间精力。 2️⃣不少中餐重油重糖,碳水比例过高,过分调制,缺乏蛋白质,饮食结构不太平衡,反而不利于健康。 3️⃣国内外卖和外食太方便了,荷兰越来越贵囊中羞涩无法常吃,我很喜欢的湖南米粉基本上点两碗+配送+小费接近80欧,福禄月满楼什么的没个100根本下不来。 4️⃣食物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不仅是果腹,更是奖励自己吃顿好的、社交,与正面反馈相关,而我们祖上都有饥荒的基因记忆,我观察到我们亚洲人一般会通过暴食来缓解压力,而西方人则倾向不吃/厌食来舒缓心情。(个人观察带有局限) 5️⃣讲究吃文化的地方比如中国、意大利西班牙之类的,人仿佛会乐观一些,忙忙活活的做饭琢磨怎么做好饭这些具体事务,是感知生活的过程。而我也发现在我吃越清淡越白之后,也确实清心寡欲了不少。 6️⃣本次回国是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我已经不馋了,我的关注点从口感优先无辣不欢怎么重口怎么爽转变为是不是够营养是不是太多食物浪费,我不再把注意力集中于吃什么,而更关注和谁吃。 7️⃣国内的餐饮也不便宜,一顿饭就可以吃掉10%的月收入,这种“打肿脸”行为在荷兰是不可想象的。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观察,欢迎留言交流。

0 阅读:2
评论列表
  • 2024-09-03 12:02

    哎呀,荷兰饮食真是讲究啊!科学营养比啥都重要,国内美食虽好,有时也得悠着点,健康才是王道!咱们是不是也该让胃来场革命了?

  • 2024-08-31 22:03

    太同意啦 身边有留学生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做饭 吃饭上 实际上肠胃各有各的问题 但还会“鄙视”总吃白人饭的老外及国人

  • 2024-08-31 23:29

    荷兰最糟的不是食物,是天气

  • 2024-09-03 12:56

    荷兰吃健康科学,中国讲究传统情感,饮食文化差异大,健康方式其实各有所长,平衡才是王道!学到新知识了

  • 2024-08-31 23:36

    我也是山西的 可惜的就是咱的很多吃的在外面吃不到 自己做又确实很花时间

  • 2024-09-03 14:40

    荷兰吃的是科学,中国讲的是情感,健康饮食不只是一餐一饭,是生活态度的碰撞啊!

  • 2024-09-03 09:46

    原来饮食习惯真能影响健康啊,荷兰那边讲究科学配餐,国内家常便是爱的心疼。健康不在于多吃,而在精吃,得学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