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传统车媒他们理解的汽车文化,一定是一种非主流的文化。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汽车的首要角色是工具,在这个前提下,过去中国市场卖的好的日系车基本继承了日本面对二战问题的一切解决思路:
缺金属材料,所以用料省
需要量产,所以冲压件+标准化生产,价格便宜
缺油,所以追求发动机效率,不追求大马力,省油
日本地形狭长,多山,乡间道路上跑着很多皮实耐用的轻卡和摩托,所以在中国市场十几年前日本小皮卡和日产摩托也能一度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但是问题也就在这,汽车文化这种东西,从他被当事人拿出来说的时候,就已经被解构了,他不再是一种对现象的总结,而是一种对自身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凸显:小众的自发性总结文化,才有优越感。
很多老车评人,他们小时候看的汽车,其实是日本,德国,美国这些国家在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后,由不同阶层的靠上的部分对汽车的使用演变出来的一致性认同,比如美国的富裕农民阶层诞生的大马力皮卡文化。原因很简单,最普通的劳动人民没空关注生产力工具的形式和形态。
就像火车上加煤的工人中不会形成蒸汽火车文化,纺织厂的纺织女工中不会形成织布机文化,工地上的工人里不会诞生挖掘机文化一样。
行有余力,然后才去捣鼓车,去改装车,去升级车,去创造比赛,去创造有特定历史,时间,经济和阶级背景的汽车文化,这件事本身就和发展中国家前期对汽车的主流实用主义认知精神不对等。
直白点说,没到那个历史阶段,谈什么那个汽车文化呢?
在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现实下,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过去汽车文化的模仿,一定是小众的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拙劣的文化,他水土不服。
同时,这种错位也就会造成“南非有更好的汽车文化”这种认知,因为南非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关系和作为资源国,殖民地与倾销对象和特定历史原因,他们过多的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其中就包括汽车文化,改装车文化等等。
你要说汽车文化的好坏或者先进与否,恕我直言,【基于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文化直接嫁接的标准,不应该作为中国汽车文化发展的评判】,但是我认同发达城市汽车保有量限制和改装的法律法规限制会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国本土汽车文化的发展。
我们需要一代,两代,甚至三代真正的新中产阶级,才会诞生属于我们国家特有的汽车文化,但是在这之前,我认为中国汽车的文化本质和中国人民对实用性价值的追求一致。
支持并且发展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需要的好车,就是中国现在的汽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