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前,李克农向毛泽东提出多个安保人选,但是毛泽东都不是特别满意。 陈龙,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却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早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龙就已经展现出了他出众的军事才能。他曾担任过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为东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个军事才能出众的人物,却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脾气不太好。 1945年,重庆谈判即将召开,毛泽东需要一个得力的贴身保镖来确保他的安全。当时,负责挑选保镖人选的是李克农。李克农向毛泽东推荐了几位人选,但毛泽东似乎都不太满意。就在这时,毛泽东突然问道:"你那里不是有个叫陈龙的吗?"李克农一听,顿时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 李克农对陈龙可谓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陈龙是一个军事才能出众的人物,但同时也知道陈龙的脾气有些不太好。但是,李克农也明白,在这种关键时刻,需要的是一个忠诚可靠、武艺高强的保镖,而不是一个脾气温和的人。 经过深思熟虑,李克农最终决定任命陈龙为毛泽东的贴身保镖。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李克农心里也有些忐忑。他不确定陈龙的脾气是否会给毛泽东的安全带来影响。但是,他相信陈龙的忠诚和能力,相信他一定能够胜任这个重要的任务。 在出发去重庆之前,李克农把自己的配枪交给了陈龙。这把枪,是李克农多年的伴侣,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把这把枪交给陈龙,就像是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他一样。李克农对陈龙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毛泽东的安全。 就这样,带着李克农的期望和重托,陈龙踏上了前往重庆的列车。在列车上,陈龙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自己的配枪,确保它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一个重大的责任,那就是保护好毛泽东的安全,为中国的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5年8月28日,这一天,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抵达重庆,准备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而陈龙,则化名陈振东,担任起了毛泽东的贴身保镖。他们从机场出发,陈龙寸步不离地跟在毛泽东身边,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突然,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一个可疑的身影。那人鬼鬼祟祟,似乎在盯着毛泽东。陈龙迅速上前,巧妙地化解了这次潜在的危机。 毛泽东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歌乐山的林园别墅。这里就是他们在重庆期间的住所。陈龙对这里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从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到窗户和大门的每一处缝隙,他都仔细查看,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就在毛泽东入住林园别墅不久,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了。深夜时分,蒋介石突然前来拜访。按理说,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陈龙却感到一丝不安。他察觉到,蒋介石的到来似乎别有用心。就在这时,屋内的灯光突然熄灭,整个房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陈龙迅速调整状态,紧握手中的配枪,寸步不离地守在毛泽东身边。 蒋介石走进房间,带着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陈龙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在场的其他人都被蒋介石的到来所震慑,纷纷退出房间,只有陈龙,以毛泽东秘书的身份,留了下来。整个过程中,陈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他察觉到蒋介石身边的一名随从似乎意图不善,便暗中制止了他的行动。最终,这场让人窒息的会面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结束,蒋介石离开了房间,但陈龙依然没有放松警惕。 9月1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生效。苏联驻华大使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招待会,邀请毛泽东出席。这是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的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宴会现场,人头攒动,各界名流齐聚一堂。当毛泽东走上台阶时,台下的群众沸腾了,他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前,想要近距离一睹这位传奇人物的风采。 陈龙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警铃大作。他意识到,在这种混乱的场面下,很容易发生意外。于是,他紧紧挽住毛泽东的手臂,另一只手则奋力推开涌上前的人群。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也加入进来,与陈龙一起,在人群中开出一条通道,护送毛泽东离开宴会现场。 在拥挤的人群中,陈龙机智地选择了一条狭窄的小巷。他让毛泽东先行通过,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巷口。就这样,毛泽东在陈龙和其他同志的保护下,成功脱离了险境。这一切看似偶然,但陈龙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其中恐怕有蒋介石的意图。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陈龙得知,蒋介石为了挽回颜面,竟然命令陈布雷写诗来对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结果可想而知,陈布雷的作品自然无法与毛泽东的诗作相提并论。蒋介石恼羞成怒,甚至动了杀心。陈龙通过自己的关系网,了解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他当机立断,将这个情况公开于众,引起了美国和苏联的关注。在国际压力下,蒋介石只得放弃了暗杀计划,改由张治中将军护送毛泽东返回延安。 在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中,陈龙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他不仅机敏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更是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了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