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盱眙 一一一一一一 就因为在头条上认识了南窗@南窗读书 ,又读了两篇南窗写的关于盱眙的文章,我便对盱眙多看了一眼。 我与盱眙的最初相识,是把她读成"于台”开始的。 那时的盱眙,没有龙虾,没有社会影响,甚至文化程度很高的人也把她读成了于台,这是本地人亲口告诉我的,我才悻悻然有了挽回面子的感觉。 自从有了龙虾,盱眙龙虾冲上热搜,全国各地的食客、美食家蜂拥而至。盱眙适时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年年举办,每次都邀请明星大腕捧场助威,终于,盱眙龙虾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提到盱眙,世人皆知“中国龙虾之都"。 就像丹阳,人人都夸“中国眼镜之乡"。 一个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一个建设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为了擦亮自己的城市名片,全然忘记了中间还有省和市。 听本地人说,盱眙原来属于安徽省,1955年划归江苏省,隶属南京市,再后来才划归淮安市。 从盱眙到南京,到安徽明光县,大约半小时车程,到淮安,却要驾驶一个半小时,所以盱眙人购物办事更愿意上南京,而不是下淮安。便从骨子里有了缝隙。 丹阳人似乎有点类似。 小龙虾带动了盱眙经济的发展,也让盱眙百姓增加了收入,所以他们把小龙虾奉为“虾神”,便在情理之中。 认识盱眙,如果仅仅停留在龙虾层面,委实有些浅薄。 之前我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盱眙的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听说那里的得道高僧已远涉浙江普陀山,广施善缘去了。 夜幕下的都梁阁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盱眙还是明祖陵所在地,那里埋葬了朱元璋的父母,包括祖父母的衣冠冢,那里还是衣冠禽兽成语由褒义词转为贬义词的发祥地。明祖陵与南京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串连成线,续写了大明皇朝的辉煌历史。 朱元璋出身贫寒,一朝为皇,便体恤百姓,恨极了贪官污吏,由他亲自定稿的《大明律》言明永世不得更改。盱眙县审时度势,依仗宝贵的实物资源,于2023年11月份创设了"明代廉洁文化馆”,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唯一的具有明代烙印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从古至今,盱眙皆有辉煌的展示。 但正如从中央到县一级,中间还有省和市二级一样,历史的发展也不能从中间隔断,盱眙曾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1943年10月发生的黄花塘事件,将饶SS与陈毅的矛盾推到了高潮。当时,毛主席为了妥善处理此事,紧急将陈毅召回延安,并以自己当年受排挤受冷落的事例来劝告陈毅,要其顾全大局,以和为贵。与此同时,毛主席又请出对饶SS有知遇之恩的刘少奇出面,化解矛盾。通过中央高层的努力,终于使饶陈化干戈为玉帛,稳定了新四军的发展,并在淮海战役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年,陈毅之子陈昊苏因为年幼,曾寄养在黄花塘的老乡家进行母乳喂养。解放后,陈昊苏曾专程回到盱眙,寻找当年的恩人,在盱眙上演了一段真实的军民鱼水情。 短短十来天的接触,这便是我所能接触到感悟到的盱眙,比起南窗,这肯定是不全面的。 盱眙,一个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敢问南窗,我这样表述准确吗?#寻找热爱表达的你##夏日生活打卡季#
印象盱眙 一一一一一一 就因为在头条上认识了南窗@南窗读书,又读了两篇南窗写的
靖易谈文化
2024-09-01 17:41:00
0
阅读:0